辛家女,父书曾,读春秋经,岂比高家二女夜读兵。
辛老人,古遗直。议郎云言一一关社稷,吁嗟英言光父则。
抱颈郎君器如斗,魏祚得之那可久。
卞夫人,绝左右,未若英言贤可后。

辛家的女儿,父书曾,读春秋经,岂比高家二女夜读兵。辛家女儿,父亲书曾,学习《春秋经》与军事,岂能比得上高家的两位女子日夜攻读兵法呢?

辛老人,古遗直。议郎云言一一关社稷,吁嗟英言光父则。辛家老人,古代的正直之人。议郎说,他的言论一针见血地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安危,唉,真是英明之言啊!

抱颈郎君器如斗,魏祚得之那可久。辛家的儿子,像斗一样大的英雄气概,如果得到了这样的儿子,魏国的江山就能长久吗?

卞夫人,绝左右,未若英言贤可后。卞夫人,能决断大事的聪明女性,但不如那些贤良的女子能为后代留下美好的影响。

赏析:

这是一首讽刺诗,以辛家女、辛老人和卞夫人三人作为三个不同的角色,借以讽刺三国时期的人物。

第一段“辛家女”通过对比,表达了对辛氏家族的不满情绪,认为辛家女儿虽然有学识,但是比不上高家二女。这里用“夜读兵”来暗示辛氏家族的子弟没有军事才能,只能读书而已。

第二段“辛老人”则是赞扬辛家老人是“古遗直”。这里的“直”指的是正直,也就是古人常说的“直臣”,即不阿谀奉承,敢于直言不讳的人。而“议郎”则是东汉时期的一种官职,负责评论国家大事。在这里,诗人将辛老人比作“议郎”,意味着他的言论能够一针见血地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安危,是非常难得的人才。

第三段“抱颈郎君器如斗”则是在赞美辛家儿子的英勇无畏和气魄。这里的“抱颈”是一个比喻,指的是胸怀壮志,有抱负的人。而“魏祚”则是指魏国的天下。诗人在这里用“得之”来暗示辛家儿子如果能够得到这样的儿子,魏国的江山就能长久了。

最后一段“卞夫人”则是在批评卞夫人缺乏远见卓识。这里的“绝左右”指的是卞夫人能够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决策,而不是犹豫不决。而“贤可后”则是在强调贤良的女子能够为后代留下美好的影响。

整首诗通过对辛家女的讽刺,辛老人的赞扬,以及卞夫人的批评,展现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不同态度和评价。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作者对于时事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