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应时命固相违,千里遨游久不归。
已占龙头承紫诏,更蕲马首赐朱衣。
尘沙客路牵愁远,泉石家乡入梦稀。
日夜思亲心更切,沧浪怅望白云飞。

【解析】

“未应时命固相违,千里遨游久不归”的意思是:我并没有因时命相违而拒绝出京,可是已经在外游历时日久矣。这两句写自己被征召入京,但未能如愿。诗人没有直接表达这种心情,而是用“未应时命”“千里遨游”来表明自己并非不愿出仕,只是时机不合而已;“已占龙头承紫诏,更蕲马首赐朱衣”是说我已经登上了龙的地位,接受了皇帝的任命。“龙头”代指官职或地位,“紫诏”指皇帝的诏书,“朱衣”代指朝廷服饰。诗人以“龙”与“紫诏”自比,表达了自己渴望得到皇帝的赏识和信任,也流露出一种无奈的心情。

“尘沙客路牵愁远,泉石家乡入梦稀。”意思是:路途中的尘土使人牵挂远方的故乡,故乡的山水进入梦乡就变得遥远起来。诗人用这两句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日夜思亲心更切,沧浪怅望白云飞。”意思是:在漫长的旅途中,日夜思念着亲人,心情更加迫切,面对浩瀚的沧海,心中充满了惆怅。诗人用这两句表达了自己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答案】

译文:我没有因为时命不合而拒绝入京,但已经在外遨游多时。我早已占据高官显位,接受皇帝的命令。我已登上龙的地位,接受

皇帝的任命。尘土使我牵挂远方的故乡,故乡的山水进入梦乡就变得遥远。在漫长的旅途中,日夜思念着亲人,心情更加迫切,面

对浩瀚的沧海,心中充满了惆怅。

赏析: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七年(812),当时诗人正在江州(今江西九江)任司马。作者在诗中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既有

对官场生活的向往,又对官场生活的苦闷、厌倦,更有对家乡的怀念和亲人的思念,表现出诗人内心的苦闷和孤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