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流画鹢独翱翔,暂勒鸣驺驻岸旁。
风引锦帆冲野色,波随兰棹泛晴光。
草涵宿润珠玑滑,麦涨春云饼饵香。
何事乘槎之海上,问津从此达天潢。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诗文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然后结合重点字词和手法赏析诗句内容。本首诗写宴游的盛况。“偕汪侯宴舟中”一句点明宴会在江上举行;“中流画鹢独翱翔”二句,以“中流”对“岸旁”,写鹢(一种水鸟)在江中翱翔,而主人却驻足岸旁,与鸥鹭相乐;“风引锦帆冲野色,波随兰棹泛晴光”句写江天水色之美,有声有色,绘出了一幅美丽的图景。后四句描绘了宴饮之欢和春意盎然的景象,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答案】
译文:中流处画船独自翱翔,暂住岸边鸣驺止步观望。风吹着彩帆飞向远方,江面随着兰木桨划过晴光。草涵宿润珠玑滑润,麦涨春云饼饵飘香。为何乘槎到海上,问津从此达天潢?
注释:“偕汪侯”:和汪侯一起。“画”(què )鹢(yì):古代一种装饰华丽的船只,用五彩画成鹢鸟形状。“中流”:江河中段。“画鹢”:特指江中画船。“暂勒”:停留。“鸣驺”:驾车的人。“驻岸旁”:停下马来站在岸边观看。“风引”:风推动。“锦帆”:彩色的旗帜。“野色”:野外景色。“波随”:波浪跟随。“兰棹”(zhào ):用兰花装饰的长桨。“晴光”:晴天的阳光。“珠矶”:珍珠般的山石。“麦涨”:麦子长高。“春云”:春日的天空。“饼饵”:点心。这里指蒸糕、饼干等食品。“何事”:为什么。“乘槎”:传说古时黄河里有一种叫“槎”的大鱼,人们乘它渡海,到达蓬莱仙境。“海上”:这里比喻江上。“天潢”:天上的银河。“天潢”是黄河的别称。“问津”:《诗经·大雅·大明》:“维周之旧,因时舒翼。”郑玄笺:“周人问津于此者,以为由是可通于汉。”后来用“问津”表示请求帮助或寻求门径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