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后故人怜我少,秋来清兴为谁多。
独将好句遍题竹,犹喜新衣一制荷。
山曲白云朝自去,树头孤月夜相过。
百年已分长冰檗,眼见风生陆地波。

诗句释义与注释:

  1. 贫后故人怜我少,秋来清兴为谁多。 - “贫后”意味着作者在贫困之后得到了别人的关心和同情。“故人怜我少”表达了诗人对那些在他困难时期给予帮助的旧友的感激之情。“秋来清兴为谁多”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秋天的来临并没有带来太多的快乐或灵感,反而让他感到更加孤独。

  2. 独将好句遍题竹,犹喜新衣一制荷。 - “独将好句遍题竹”描述了诗人独自坐在竹子旁边,反复吟咏着优美的诗句,并把诗题在了竹子上。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对文学创作的热爱。“犹喜新衣一制荷”则表明他为自己制作了一件衣服(可能是一种象征性的物品),象征着新的开始或重生。

  3. 山曲白云朝自去,树头孤月夜相过。 - “山曲白云朝自去”描绘了一幅晨雾缭绕、山间云雾缥缈的自然景象。“树头孤月夜相过”则形容了夜晚月光下的景象,月亮从树上穿过,映照出一片寂静而美丽的夜景。这两句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然美的意境。

  4. 百年已分长冰檗,眼见风生陆地波。 - “百年已分长冰檗”意味着人生已经度过了漫长的岁月,如同生长在寒冰中的苦柏一样坚韧。“眼见风生陆地波”则形象地描绘了风起时海浪拍打岸边的情景,暗示着人生的变幻无常和世事的艰难。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历程的感慨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译文:

贫后 故人怜我少,秋来清兴为谁多。
独自题诗于竹上,欣喜新衣如荷叶。
晨霞中白云缓缓离去,夜空中孤月相伴而过。
百年如冰檗般坚韧,风起时陆地波涛汹涌。

赏析:

此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在不同生活阶段的情感变化和内心世界。首联“贫后故人怜我少,秋来清兴为谁多”表达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孤独和无助,以及对朋友关心的感激。颔联“独将好句遍题竹,犹喜新衣一制荷”则描绘了诗人独自创作诗歌,为自己缝制新衣的场景,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颈联“山曲白云朝自去,树头孤月夜相过”以自然景物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尾联“百年已分长冰檗,眼见风生陆地波”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经历的感慨,以及面对世事变迁的无奈和焦虑。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哲理和生活气息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