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客桐花苦岁荒,挽衣不住损离肠。
能无一壑同薇蕨,只说故山多稻粱。
回首想应豺断道,寄书未有雁成行。
时危老我空相忆,况是孤城闭夕阳。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王建生活在唐代中叶,他一生沉沦下僚,历尽沧桑,对下层人民生活十分熟悉,因此他的诗作多有反映社会现实的佳作名篇。
“辅上人乱后不来”,这句的意思是说:在安史之乱之后,那些达官贵人都不来我这里了。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当时身处乱世,无法与人来往的无奈心情。
“作客桐花苦岁荒,挽衣不住损离肠”。这句的意思是说:我像是一个过客一样,在桐花盛开的地方度过了一年又一年的荒年,而我的衣袖却因为思念亲人而不断磨损。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之情。
“能无一壑同薇蕨,只说故山多稻粱。”这句的意思是说:我能想象得到,在那个偏僻的小山村里,一定有像我一样的人在过着艰苦的生活,他们只能采摘薇蕨充饥,而他们的故乡则充满了稻谷和青苗。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社会底层人民的同情和关心。
“回首想应豺断道,寄书未有雁成行。”这句的意思是说:当我回首望去的时候,一定会想到那些被豺狼所伤的人们正在痛苦地前行;而我寄出的书信却因为路途遥远而迟迟不能到达。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家乡人民的深深牵挂之情。
“时危老我空相忆,况是孤城闭夕阳”。这句的意思是说:在这个动荡的时代里,我已经老了,只能在孤独的城中看着夕阳渐渐落下,独自怀念着远方的家人。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和感慨。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己在乱世中的艰难生活,表达了对家乡和亲人深深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自己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