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阴阴水北村,满床书卷一桐孙。
雨声长在黄梅树,四月来时不出门。
茅屋
茅屋阴阴水北村,满床书卷一桐孙。
雨声长在黄梅树,四月来时不出门。
注释:
①茅屋:用茅草搭成的屋子;阴阴:指阴暗的样子。②桐孙:梧桐树上的小鸟。③雨声:指雨滴落下的声音。④黄梅树:指杨梅树。⑤四月来时:指春天到来的时候。⑥不出门:意思是说,即使下雨也不出来。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农家春景的诗,诗人通过对农家春景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田园风光画面。全诗共四句,每句都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浓郁的文化氛围,给人以美的享受。
首句“茅屋阴阴水北村”,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农村景象。这里,诗人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了茅屋的轮廓,通过“阴阴”一词,传达出一种静谧、安宁的氛围。而“水北村”则进一步突出了这种氛围,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之中。
次句“满床书卷一桐孙”,则是对农家生活的另一种写照。这里,诗人将满床的书卷与一梧桐上的小鸟相映成趣,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书卷代表着知识与智慧,而梧桐则是一种生长力极强的植物,象征着生命力与坚韧。因此,这两句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的喜爱和向往,也寄托了他对知识和智慧的追求。
后两句“雨声长在黄梅树,四月来时不出门。”则是对农家春景的进一步深化。首先,“雨声长在黄梅树”这句诗中的“黄梅树”指的是杨梅树,是江南地区常见的一种果树。这里,诗人通过描绘雨声与黄梅树相伴的景象,传达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其次,“四月来时不出门”这句诗中的“不出门”则是对农民的一种赞美,表达了农民们即使在下雨天也能安心地在家耕种,无需外出劳作的精神风貌。
这首诗通过对农家春景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田园风光画卷。诗人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生活气息和文化底蕴的世界。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农民辛勤劳动的赞美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