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孰华余,幽兰植前庭。
何彼萧与蒿,亦复长青青。
纷罗夺幽色,荒秽蔽紫茎。
拔去在今日,寝食心始宁。
蒿也非尔恶,所惧乱芬馨。

去草

岁暮孰华余,幽兰植前庭。

何彼萧与蒿,亦复长青青。

纷罗夺幽色,荒秽蔽紫茎。

拔去在今日,寝食心始宁。

注释:

  1. 岁暮:一年即将结束。
  2. 孰华余:谁将留下芬芳的残余?
  3. 幽兰:指兰花。
  4. 前庭:庭院前面的地方。
  5. 何彼萧与蒿:为什么那些萧、蒿之类的野草也生长得那么茂盛?
  6. 亦复:也,又。
  7. 纷罗:纷繁,繁多。
  8. 夺:遮蔽。
  9. 荒秽:荒芜不整洁。
  10. 蔽:遮盖。
  11. 紫茎:紫色的花茎。
  12. 拔去:除去。
  13. 寝食:饮食。
  14. 心始宁:心情开始安宁。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岁末时看到庭院前的兰花被萧、蒿等野草遮挡,从而引发出自己的心情变化,最终达到心境安宁的过程。
    首句“岁暮孰华余”,诗人感叹岁月流逝,美好的事物逐渐消逝,只留下些许余韵。
    次句“幽兰植前庭”,诗人赞美了兰花的美丽,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珍惜。
    第三句“何彼萧与蒿,亦复长青青”,诗人通过对比,指出萧、蒿等野草虽然生长得旺盛,但却遮挡住了兰花的美丽。
    第四句“纷罗夺幽色,荒秽蔽紫茎”,诗人进一步描述了野草的繁茂和萧索,使得兰花无法展现其真正的美丽。
    第五句“拔去在今日,寝食心始宁”,诗人决定要除掉这些杂草,以恢复兰花的清雅。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情感深沉而真挚。诗人通过对萧、蒿等野草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同时,诗人也用拔去野草的行动,展示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