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凉信入虚檐,絺绤微单已戒严。
乡梦不随秋夜永,客愁偏向雨声添。
清高鸣雁低云海,漂泊流萤傍竹帘。
搔首寒灯楼舍悄,行藏自晓不须占。

这首诗的作者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诗人,他的诗风以清丽、婉约为主。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和注释:

西风凉信入虚檐,絺绤微单已戒严。
“西风凉信入虚檐”:西风吹来凉意,信使的到来也带来了消息。这里指的是远方亲人的消息,或者是关于家乡的消息,使得作者感到一丝寒意。
“絺绤微单已戒严”:细织的布单被风吹拂,已经感觉到了秋天的气息,因此不得不做好准备迎接冬天。这里的“戒严”是指准备迎接冬天的到来,同时也暗示着对家乡的思念。

乡梦不随秋夜永,客愁偏向雨声添。
“乡梦不随秋夜永”:故乡的梦想无法随着秋天的夜晚而延长。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同时也表达了他在异乡的孤独和寂寞。
“客愁偏向雨声添”:客居他乡的忧愁往往因为下雨的声音而变得更加强烈。这里的“雨声”不仅仅是自然的声响,更是作者心境的象征,它增添了他的忧愁,使得他的思乡之情变得更加深沉。

清高鸣雁低云海,漂泊流萤傍竹帘。
“清高鸣雁低云海”:清高的鸣叫在乌云之间回荡,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这里的“清高”不仅描述了鸣雁的声音,也描绘了作者对于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向往。
“漂泊流萤傍竹帘”:四处漂泊的流萤在竹帘边徘徊,形成了一幅静谧的画面。这里的“流萤”不仅是真实的生物,也是作者内心情感的象征,它们在竹帘边徘徊,映衬出作者内心的孤独和迷茫。

搔首寒灯楼舍悄,行藏自晓不须占。
“搔首寒灯楼舍悄”:深夜的寒光下,楼屋显得格外寂静。这里的“搔首”不仅仅是动作的描述,更是一种内心的感受,作者在寂静的楼屋里感到了深深的寂寞和冷清。
“行藏自晓不须占”:自己的行踪自有安排,无需去占别人的便宜。这里的“行藏”指的是行为和计划,作者表达了自己对于生活的独立自主,无需依赖他人的理解和支持。

赏析: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在异乡的生活状态,通过对自然景色和生活细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迷茫。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对自然之美的热爱。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