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卫道大贤功,人士今知有学宫。
自叹升堂惭董子,岂无笑列议韩公。
儒风济济衣冠旧,世事茫茫尘网中。
我已结茅溪五曲,飞鸿尚许溯天风。
经理建阳县学
当年卫道大贤功,人士今知有学宫。
自叹升堂惭董子,岂无笑列议韩公。
儒风济济衣冠旧,世事茫茫尘网中。
我已结茅溪五曲,飞鸿尚许溯天风。
注释:经理:管理、掌管。
当年:过去。
卫道:保持道德和正道。
董子:指董仲舒,西汉著名学者,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董子:此处借指孔子(孔夫子),古代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列议:提出不同意见的议论。
韩公:指韩愈,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提倡古文运动。
儒风:儒家学派的风气。
济济:形容人众多,这里指读书人的多才多艺。
衣冠旧:指过去的读书人和士人。
世事:指世间的事情或社会现象。
天风:形容自然的、高远的、不拘小节的风格。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建阳县学担任经理时所作。首联回顾卫道大贤的历史功绩,感叹如今人们已经知晓有学宫的存在;颔联表达了对古代圣贤的怀念之情,也反映了诗人对当今社会的忧虑;颈联描写了儒风济济、衣冠旧的读书人,以及世事茫茫、尘网中的人们;尾联则表达了诗人自己的志向和追求,即在建阳县学结茅而居,追求自然、高远的风格。整首诗既有对历史的回顾,也有对未来的展望,体现了诗人对儒家文化的热爱和对现实社会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