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江洗妍姿,万里献君王。君王不我幸,弃置何怨伤。
君王要宁胡,借问谁能行。女伴各惧怯,畏此道路长。
慨然欲自往,讵忍别恩光。倘于国有益,尚胜死空房。
行行涉沙漠,风霜落红妆。得为胡阏氏,揣分已过当。
单于感汉恩,边境得安康。一朝所天死,掩泣涕沾裳。
胡俗或妻母,何异豺与狼。仰天自引决,爱此夫妇纲。
大忠与大义,二者俱堂堂。可怜千古无人说,只道琵琶能断肠。

陈昭创作的《昭君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占有一席之地。以下是对该诗的逐句释义:

  1. 蜀江洗妍姿:蜀江,即指四川的江水,这里的“蜀江”象征着清澈而美丽的江水。洗妍姿,意为洗涤着美丽的姿态,这里指昭君的美貌得到了充分的展现。整句诗意为:昭君的美丽如同从蜀江中洗涤出来的一般,清新脱俗,令人惊艳。
  2. 万里献君王:万里,形容距离遥远,这里用来比喻昭君对皇帝的忠贞和奉献。献君,意指向君王献上,表达了昭君对皇帝深深的忠诚和敬意。整句诗意为:昭君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不远万里地来到皇帝身边,全心全意地贡献自己的力量。
  3. 君王不我幸:君王,指皇帝。不我幸,意为没有珍惜我、不重视我。整句诗意为:皇帝并没有珍惜昭君的贡献和付出,对她的遭遇感到遗憾。
  4. 弃置何怨伤:弃置,指被遗弃或不被重用。何怨伤,意为为什么还会感到怨恨和悲伤。整句诗意为:因为得不到皇帝的重视和重用,昭君感到无比的失落和怨恨。
  5. 君王要宁胡:要宁,意为安定、稳定。胡,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这里特指匈奴。整句诗意为:皇帝想要让匈奴安定下来,不再骚扰边境。
  6. 借问谁能行:借问,意为请问或询问。谁能行,意为谁能够做到。整句诗意为:皇帝询问谁能为国家效力,解决边境的紧张局势。
  7. 女伴各惧怯:女伴,指与昭君一同出使的宫女。惧怯,意为害怕、恐惧。整句诗意为:与昭君一同出使的宫女们因为恐惧路途的风险,都感到十分害怕。
  8. 畏此道路长:畏,意为害怕;道路,指从长安到匈奴的旅途。长,形容词,表示时间或距离的长短。整句诗意为:因为担心路途漫长且充满危险,所以宫女们都很害怕。
  9. 慨然欲自往:慨然,意为慷慨激昂的样子。欲自往,意为想要亲自前往。整句诗意为:昭君看到国家的需要和自己的使命,决定要亲自去匈奴解决问题。
  10. 讵忍别恩光:讵,意为岂或。忍,意为忍受。恩光,指皇帝给予的恩惠和荣耀。整句诗意为:昭君不忍心辜负皇帝对自己的恩惠和期望,不愿意放弃这个使命。
  11. 倘于国有益:倘,意为倘若、如果。益,意为益处、好处。整句诗意为:假如这次出行能够帮助国家带来利益,那么即使冒着生命危险也在所不惜。
  12. 尚胜死空房:尚,意为尚且、还。胜,意为胜过、比得上。死空房,指在家中死去。整句诗意为:昭君宁愿牺牲自己在匈奴的生活,也胜过在家中白白死去。
  13. 行行涉沙漠:行行,意为行走、前行。涉沙漠,指穿越沙漠。整句诗意为:昭君不得不踏上漫长的旅程,穿越广袤无垠的沙漠。
  14. 风霜落红妆:风霜,指风吹雨打。落红妆,意为落下如花的妆容,这里指脸上的风霜。整句诗意为:在艰苦的环境中,昭君的脸上留下了岁月的痕迹。
  15. 得为胡阏氏:得,意为能够、得以。胡阏氏,指匈奴的王后。整句诗意为:通过自己的努力,昭君最终成为了匈奴的王后。
  16. 揣分已过当:揣分,意为估量自己的地位和价值。过当,意为超过了应有的范围或界限。整句诗意为:昭君在成为胡阏氏后,已经超越了她原本的地位和价值。
  17. 单于感汉恩:单于,指匈奴的首领或领袖。感,意为感激、感恩。汉恩,指汉朝的恩惠和恩赐。整句诗意为:匈奴的首领对汉朝的恩惠和照顾深感感激。
  18. 边境得安康:边境,指国家的边疆地区。安居,意为生活安定、安宁。安康,意为健康、平安。整句诗意为:通过昭君的努力,边境地区终于恢复了安定和繁荣。

《昭君词》不仅是一首描写昭君形象和故事的诗歌,更深层次地反映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和历史命运的关注和思考。这首诗歌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精湛的艺术表现,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