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侯负汉已堪怜,直笔何为亦魏编。
却爱曹瞒台上瓦,至今犹属建安年。

【注释】

  1. 铜雀瓦砚:指铜雀台上的瓦制砚台。
  2. 诸侯负汉已堪怜:指汉朝灭亡后,天下诸侯背叛了汉朝。
  3. 直笔何为亦魏编:意为直写事实,也像魏国那样记录历史。
  4. 曹瞒台上瓦:曹瞒指的是曹操,曹操在铜雀台上用瓦砚作书。
  5. 至今犹属建安年:至今仍然属于建安时代。建安是东汉末年的年号,公元196年到200年。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曹操和曹丕两代君主的评价。曹操和曹丕都是东汉末期的杰出人物,他们的政治、军事才能都非常出色。但是,他们的政策却导致了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疾苦。因此,诗中对他们的批评也是比较严厉的。
    首句“铜雀瓦砚”,以铜雀台的瓦砚起兴,暗示曹操和曹丕的残暴统治。次句“诸侯负汉已堪怜”,则直接指出曹操和曹丕背叛汉朝,辜负了民众的期望。第三句“直笔何为亦魏编”,更是直言不讳地讽刺了曹操和曹丕的奸诈虚伪。最后一句“曹瞒台上瓦”,则形象地描绘了曹操在铜雀台上使用瓦砚的情景,暗含着对他的讽刺。
    整首诗通过对曹操和曹丕两个历史人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时代的向往。同时,诗歌的语言简洁明快,富有力度,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