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礼乐成三代,南北车书又一家。
鸣鹿歌诗将意厚,臣忠端出自宾嘉。

【注释】

见率斋王廉使:在见率斋见到王廉使。见率斋,是唐时翰林学士院的办公地,后改称见贤堂,为皇帝召见群臣议事之所。王廉使,即名廉使,官名。

汉唐礼乐成三代,南北车书又一家:汉朝和唐代的礼乐制度,成就了三代的文明;南方与北方的车书(指交通往来)又成为一家。这里用“成”字表示“继承”、“发扬”的意思。

鸣鹿歌诗将意厚,臣忠端出自宾嘉:吟唱着《鸣鹿》这首诗的诗人,他的诗意深厚;臣子们忠诚端正,出自宾客们的嘉许。“鸣鹿”即《鸣鹿歌》,这是一首颂扬唐太宗的诗。

【赏析】

此篇乃唐人送王廉使之典。王廉使是名廉使,官名。当时,唐玄宗欲以边功来巩固统治,而边境各州却多不修战备,于是下诏令御史台访察,并选良吏到边州任职。作者为此写下此诗,以勉励王廉使勤勉治郡。全诗四韵,每韵八句,共二百零六字,语言朴实,情真意切。首联两句说,汉唐的礼乐制度已成就三代的文明;南北方的车书交通又成为一家人。这一句写景,有开阔视野、扩大心胸的作用。“成三代”、“又一家”,都表明了作者对大唐的赞颂。次联两句说,吟唱着《鸣鹿歌》的诗人,他的诗意深厚;臣子们忠诚端正,出自宾客们的嘉许。“鸣鹿”即《鸣鹿歌》。这是一首颂扬唐太宗的诗:唐太宗李世民即位之初,励精图治,广纳谏言。他善于听取大臣的意见,虚怀若谷;他重视人才的培养,知人善任。他善于听取不同意见,从谏如流。他善于用人,举贤不避亲仇,不计前嫌,能容人之过,用人得当。贞观年间,文风大放异彩,贞观之治成为我国历史上的一个黄金时代。所以《鸣鹿歌》中歌颂了唐太宗的仁德之风。末联两句说,吟唱着《鸣鹿歌》的诗人的诗意深厚;臣子们忠诚端正,出自宾客们的嘉许。这一句承上启下,点明了本诗的中心内容。“臣忠端出自宾嘉”一语双关,既指臣子的忠贞方正,又指宾客的嘉许之情。这两句是全诗的重点。“鸣鹿歌”“臣忠”“端”“宾嘉”四词连用,浑然一体,把臣、君、客三者的关系表现得淋漓尽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