袅袅春幡,恰十日、又逢元夕。人正在、景清堂上,金樽娱客。蜡炬红摇花外竹,宝香清透梅边石。听儿童、父老说青原,东风国。
平易政,人皆悦。真实念,天知得。想旌旗一路,又添春色。满眼变成金色界,举头身近琼楼月。问明年、何处著鳌山,蓬莱北。

【诗句解释】

  1. 袅袅春幡(wěi wěi chūn fān)——形容春天的旗帜飘扬的样子。
  2. 恰十日、又逢元夕——刚好过了九天,又到了元宵节。
  3. 景清堂上,金樽娱客——在明亮宽敞的厅堂里,用金色的酒杯招待客人。
  4. 蜡炬红摇花外竹——点燃的蜡烛在花丛外的竹林中晃动。
  5. 宝香清透梅边石——宝瓶中的香味清新透彻,仿佛能透过梅花边的石头。
  6. 听儿童、父老说青原,东风国——倾听年幼的和长者谈论青原,即指青原山。
  7. 平易政,人皆悦(héng yì zhèng,rén jiē yuè)——政治简单明了,人人感到喜悦。
  8. 真实念,天知得。想旌旗一路,又添春色——真诚的心念,上天自然理解并知道。想象着旌旗一路飘扬,又增添了春天的色彩。
  9. 满眼变成金色界,举头身近琼楼月——眼前变成了金色的境界,抬头仰望月亮如同在琼楼之上。
  10. 问明年、何处著鳌山,蓬莱北——问:明年在什么地方建起龙形的山?在蓬莱北面。

【译文】
正月十五日元宵节,我们相聚在明亮的大厅里,用金色的酒杯来款待前来祝贺的客人。点燃的蜡烛在花丛外的竹林中轻轻摇曳。香气从宝瓶中飘出,清新而通透,好似穿透了梅花边上的石头。年幼者和长辈们都在谈论青原山,这是一片美丽的风景。政治简单明了,人人感到高兴。真诚的心念,上天自然理解并知道。想象着旌旗一路飘扬,又增添了春天的色彩。眼前变成了金色的境界,抬头仰望月亮如同在琼楼之上。明年在什么地方可以见到壮观的龙形山?就在蓬莱北边。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耒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节日气氛的喜悦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愿景。诗中通过描绘节日的场景和人们的活动,展现了一种和谐、欢乐的氛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未来的憧憬和期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