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客终何似,须髯日日深。
能诗今见子,阅世自怜心。
湿础生花气,晴枝堕鹊阴。
村村风物好,我自爱禅林。
【注释】
和袁鉴翁:即和袁鉴翁的诗歌。
病客终何似,须髯日日深。
译文:病中的游子,生活过得如何呢?须发一天天变白。
能诗今见子,阅世自怜心。
译文:如今你能写出优美的诗句,我看你经历了这么多世事,一定十分感伤。
湿础生花气,晴枝堕鹊阴。
译文:湿润的地砖上长出了花朵,阳光明媚的枝头却落下了喜鹊的翅膀,多么令人感伤啊。
村村风物好,我自爱禅林。
译文:周围的村庄风景如画,但我更喜欢这幽静的禅林。
【赏析】
此诗是作者对友人袁鉴翁的一首和作,全诗四句,每句五言一句七言,结构匀称工整,内容清新自然,语言质朴明快,富有真情实感,体现了作者与袁鉴翁深厚的友谊。
“病客终何似,须髯日日深。”首联点出题旨:“病客”。诗人以“终何似”表达自己对前途的担忧;“须髯”暗写岁月流逝,年高体衰之态。颔联直抒胸臆:“能诗今见子”。“能诗”,即善于作诗。“今见”,指现在能够亲眼见到。颈联承颔联之意,进一步抒发感慨,“阅世自怜心”,意谓自己饱经沧桑,已感到力不从心了。这一句中,不仅包含了对友人的同情,也包含了对自己身世的感慨。尾联点出主题,“我爱禅林”。作者用一个“我”字领起后三句,表明自己虽身居俗世,但仍然钟情于山林之幽静。这一结语,既照应了题目中的“和”字,又呼应前文的“病客”与“须髯”。
这首诗在艺术表现上很有特色。一是结构严谨匀整,二是意境清丽优美。全诗虽然只有四句,但每一句都写得有景有理,有声有色,读来琅琅上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