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诗如长江,浩浩积潴汇。
纵之泻千里,所过不可界。
又如百货集,光采照圜圚。
铦铓干莫锋,温润琚瑀佩。
变化发令姿,富博骇群睐。
郁孤留十日,山水各献态。
振衣千仞颠,謦欬答秋籁。
涉溪螺斗惊,窥谷杞根吠。
群峰如故人,拄杖静相对。
尽追坡仙游,踏破山浪翠。
吟工压木容,气正失恒魅。
知君青云士,胜迹犹所爱。
经济满胸中,领览暂方外。
不同牛山登,流涕感谢代。
五羊屹霜台,掾檄促今迨。
悬知众器陈,政复待殷鼐。
古来成功人,所贵志慷慨。
文奎动遐极,爽气破炎霭。
九月霜露严,整驾俶高迈。
便同南溟鹏,俯谢蜩鴳类。
【注释】
君诗如长江:比喻你的诗歌像长江那样浩大。
积潴汇:汇聚,积蓄。
铦(xiān)铓干莫锋:锋利的锋芒。干,通“竿”。莫,通“磨”,磨利。
温润琚(jū)瑀佩:指玉的光泽,比喻文章华美。琚、瑀,都是古代佩玉。
令姿:美好的姿态或仪态。
富博骇群睐:形容诗歌内容丰富,气势磅礴,令人叹为观止。
郁孤(yù gū):山名,位于江西省萍乡县境内。
山水各献态:山川各自展示自己的美景。
振衣千仞颠:形容诗人站在高处,衣衫翩翩,如同在云端飞翔。
磬(qìng)欬(kè):象声词,形容人的声音洪亮。
涉溪螺斗惊:涉水过溪时,水声如同螺壳和斗笠碰撞发出的声音。
窥谷杞根吠:窥视山谷时,狗叫声如同杞树根上的鸣叫。
群峰如故人,拄杖静相对:群山如同老朋友一样,静静地陪伴着诗人前行。
尽追坡仙游,踏破山浪翠:诗人追寻古代仙人隐居的地方,踏遍青山绿水,领略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吟工压木容:指诗人的诗歌才华如同压在木头上的文字,难以掩盖其魅力。
气正失恒魅:气质正直而不媚俗,具有独特的魅力。
知君青云士:知道您是一个有志向的人。
胜迹犹所爱:虽然已经游览了很多胜地,但仍然对您的故事充满喜爱。
经济满胸中:经济才能丰富,胸襟宽广。
领览暂方外:暂时抛开官场事务,去欣赏自然美景。
不同牛山登:与昔日登上泰山的情景不同了。
流涕感谢代:因感慨时光流逝而流泪。
五羊屹霜台:指广东省广州的白云山,传说是五位仙人居住的地方。
掾(yuàn)檄促今迨(dá):催命文书催促他赶快上任。
悬知众器陈:预知各种器皿陈列完毕。
政复待殷鼐(nài):政务又等来了王殷等人。
文奎动遐极:文采飞扬,影响深远。
爽气破炎霭:清爽的气息驱散了炎热的云雾。
九月霜露严:九月的霜露更加浓重。
整驾俶高迈:整理好车马,准备出发。
便同南溟鹏:就像南飞的大鹏鸟一样自由。
俯谢蜩鴳类:低下头向蝉和蚯蚓表示感谢。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全诗以赞美之情赞颂了友人张尚德宪郎的才学、品德和成就,表现了他超凡脱俗的气质以及丰富的内心世界,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敬仰之情。
首联:“君诗如长江,浩浩积潴汇。”这两句比喻张尚德宪郎的诗歌犹如长江一般浩渺壮阔,汇集了许多精华。
颔联:“纵之泻千里,所过不可界。”这两句进一步描绘出长江奔腾不息、势不可挡的景象,象征着张尚德宪郎的才华横溢,无论走到哪里都会留下深刻的印记。
颈联:“又如百货集,光采照圜圚。”这两句进一步比喻张尚德宪郎的文章如同百货聚集一般丰富多彩,其光芒四射,照亮了周围的事物。
尾联:“变化发令姿,富博骇群睐。”这两句赞美张尚德宪郎的变化多端、富有魅力,令人惊叹不已,同时也暗示他的学识渊博、见识广博。
这首诗通过对长江的形象比喻、对张尚德宪郎的赞美以及对其文学造诣的肯定,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深深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自己对美好人生的追求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