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斋不盈丈,面壁兀若顽。出门天地阔,旷如脱牢关。
青童迎相揖,笑报山僧还。婆娑三四客,竟日长松间。
中心定何如?气象无此闲。谁当千载后,如我坐兹山。

【译文】

我斋屋不到一丈宽,面对墙壁像顽石。走出家门天地开阔,好像脱了囚笼关。

青童迎我相揖让,笑着报告山僧回来。有三人三客婆娑起舞,在松林中竟日徘徊。

我的内心是否平静?气象没有如此闲适。谁能在千年后,如同我这样坐在这里?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游览崇福寺时所作,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超然物外境界的向往。

首联“我斋不盈丈,面壁兀若顽”,描绘了诗人斋室不大,面对墙壁如同顽石。这句诗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的孤独与超脱。斋室虽小,但诗人心境开阔,面对墙壁,如同面对整个世界,表现出诗人内心的豁达与宁静。

颔联“出门天地阔,旷如脱牢关”,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离开斋室后的感受。走出斋室,诗人仿佛置身于无边无际的世界中,天地广阔,自由自在。这两句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向往,以及对自由的渴望。

颈联“青童迎相揖,笑报山僧还”,描述了山中童子迎接诗人的情景。诗人被童子的热情款待,仿佛回到了人间的温暖怀抱。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体验。

尾联“中心定何如?气象无此闲”,诗人在山中度过了一天,内心是否平静?是否感到闲适?诗人用反问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这种境界的向往和追求。这种境界既远离尘世的喧嚣,又充满生机和活力,是一种难得的心境。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游历崇福寺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超然物外境界的向往以及对自由生活的渴望。同时,诗人也通过自己的诗句,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鼓励人们在面对困境时保持冷静、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理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