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寒拟欲傍阳冈,病骨惊秋怯夜长。
归去已无扬子宅,乱来难觅郑公乡。
有生宇内孰非寓,永死人间何处藏。
木落天高无雁过,闲思往事立苍茫。

秋兴

【注释】:
山寒 —— 山间寒冷。
拟欲傍阳冈 —— 想要靠近阳光照耀下的高地。
病骨 —— 生病的身体。
惊秋 —— 对秋天的害怕。
怯夜长 —— 害怕夜晚的漫长。
归去 —— 离开这里。
已无 —— 没有。
扬子宅 —— 扬雄的住宅。扬雄曾做过西汉的“大夫”,后被贬为郡县吏,在长安时作《逐贫赋》以讽刺世态炎凉,辞官后回到四川老家,故有“扬子宅”。
乱来 —— 混乱的时候。
郑公乡 —— 郑玄的故乡,郑玄是东汉初年的大儒,曾任尚书令,后来隐居到河南荥阳一带。
孰非寓 —— 谁不是寄居。
永死 —— 永恒的死亡。
人处 —— 人间。
木落天高,无雁过 —— “木落”指树叶凋零。“天高”形容秋天的天空高远、空旷。“无雁过”指秋天没有鸿雁飞过,暗喻诗人仕途不顺利。
闲思 —— 闲暇地思念。
往事 —— 过去的事。
立苍茫 —— 站着看着茫茫的大地。这里的“苍茫”指的是辽阔而迷茫的景象。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诗中描绘了作者在秋季的感慨和无奈,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期望和对过去的思考。

首句“山寒拟欲傍阳冈”,“山寒”是指山间寒冷,给人一种萧瑟的感觉。“拟欲傍阳冈”则是想要靠近阳光照耀下的高地,暗示着作者想要寻找一丝温暖和慰藉。

第二句“病骨惊秋怯夜长”,描述了作者的身体虚弱,对秋天的恐惧,以及夜晚的漫长带来的不安。“病骨”和“惊秋”都表明作者身体不适,心情沉重。

第三句“归去已无扬子宅”,表达了作者离开这里后,再也无法找到扬雄的住宅了。这句诗反映了作者的失落和无奈。

第四句“乱来难觅郑公乡”,则表达了作者在乱世之中,难以寻找到郑玄的故乡。这既是一种感叹,也是一种无奈。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描述自己内心的感受,表达了对未来的期望和对过去的思考。“有生宇内孰非寓”表达了诗人认为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无处不是寄居,没有什么是自己真正的家园。而“永死人间何处藏”则是说在这个世界里,永远活着又在哪里能够找到自己的安身之所呢?

最后两句“木落天高无雁过”,则是写诗人看到秋天的落叶和天空的空旷,感到一种深深的孤独和无助。“闲思往事立苍茫”则表达了诗人在闲暇时刻,回忆起往事,站在广阔的天地之间,感到茫然若失。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在乱世之中的无奈和孤独,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