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峰四面碧参差,十顷水田展玉池。
下界风生尘似海,半山云合雨如筛。
雷师降笔留丹篆,佛祖开基见白龟。
宝殿重新煨烬后,可怜无处觅残碑。

阆山香岩院

千峰四面碧参差,十顷水田展玉池。

下界风生尘似海,半山云合雨如筛。

雷师降笔留丹篆,佛祖开基见白龟。

宝殿重新煨烬后,可怜无处觅残碑。

【译文】
千座山峰环绕的香岩院,四周绿树成荫,景色宜人。庭院里的池塘像玉一样清澈。山下的尘土就像大海,山上的云朵仿佛下雨一般密集。雷公和书法家共同留下的痕迹,佛陀和道士共同建立的寺院,在重新修复之后显得有些凄凉。可惜的是,这里再也找不到残留的石碑了。

【注释】

  • 千峰四面碧参差:指周围的山峰高耸入云,绿色的树丛交错生长,形成一幅美丽的画卷。
  • 十顷水田展玉池:形容庭院中的池塘宛如翡翠般晶莹剔透。
  • 下界风生尘似海:形容山下的尘土如同海上的波浪一般汹涌。
  • 半山云合雨如筛:形容山顶上的云层密集,雨水从云中落下,就像被筛过一样细密。
  • 雷公降笔留丹篆:指雷神用笔留下的痕迹如同丹砂篆刻一般神秘。
  • 佛祖开基见白龟:指佛祖开创道场时,出现了一只白色的乌龟作为吉祥的象征。
  • 宝殿重新煨烬后:指寺庙被烧毁后,重建后的殿堂又显得破败不堪。
  • 宝殿:指寺庙中的大殿。
  • 煨烬:指烧掉残余的火种。
  • 残碑:指寺庙遗址上残留的石碑。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香岩院的美景与历史变迁,通过对比昔日的繁荣与现在的荒凉,表达了诗人对过去辉煌岁月的回忆和对现状的感慨。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结合,展现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同时,诗人也借此抒发了对历史沧桑、人事无常的深刻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