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人居处若云浮,枯木偃蹇忘春秋。
西山雨后见红日,芳草长林自牧牛。
注释
道人:指诗人的友人,道士。
居处:住的地方,这里指朋友的住所。
若云浮:像云一样浮动。
枯木偃蹇:枯死的树横斜倒卧的样子。
忘春秋:忘记了四季的更替。
西山:指太行山,在今山西省。
雨后:雨后天晴。
红日:红艳的太阳,这里指早晨的太阳。
芳草:香草,这里指小草。
长林:茂密的树林。
自牧牛:自己放牧牛群。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与程仲本、杨居士同游芝山时的所作。
首联“道人居处若云浮,枯木偃蹇忘春秋”,写道人居住之处如浮云一般飘忽不定,他的生活态度洒脱,忘却了时间的流逝。
颔联“西山雨后见红日,芳草长林自牧牛”,描写雨后西山上的景色,阳光洒满了大地,芳草丛中,有牛在悠闲地吃草。
整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自然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