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山面沧江,中秋气飒爽。
楼居谪仙后,公退谢尘鞅。
孤月出海上,高怀一俯仰。
佳哉高侯画,得意超象罔。
我来秋向晚,月色寒莽苍。
山远落木净,风高怒潮响。
奔腾万云气,忽驾苍虬上。
平湖雨翻江,渺渺波荡桨。
回思图画时,岁月倏已往。
山川更晦明,阴阳递消长。
人生何独劳,局促老穹壤。
我将乘倒景,千载纵清赏。
松乔遗世人,一笑凌烟像。
题高尚书夜山图
吴山面沧江,中秋气飒爽。
楼居谪仙后,公退谢尘鞅。
孤月出海上,高怀一俯仰。
佳哉高侯画,得意超象罔。
我来秋向晚,月色寒莽苍。
山远落木净,风高怒潮响。
奔腾万云气,忽驾苍虬上。
平湖雨翻江,渺渺波荡桨。
回思图画时,岁月倏已往。
山川更晦明,阴阳递消长。
人生何独劳,局促老穹壤。
我将乘倒景,千载纵清赏。
松乔遗世人,一笑凌烟像。
注释:
- 吴山:指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的吴山,因其临江而得名。
- 沧江:指钱塘江,也被称为浙江。
- 楼居:在楼上居住,通常指的是居住在高处的地方。
- 谪仙:指李白,唐代著名诗人,以豪放不羁著称。
- 公退:公职人员的正式下班时间。
- 海上:天空中或水面上。
- 高怀:胸怀高尚。
- 意得:心中所想。
- 画:这里的“画”指的是高侯(即高士)所作的画作。
- 我:指作者。
- 秋向晚:指秋天接近傍晚。
- 月色寒莽苍:月光冷清而昏暗。
- 山远落木净:远处的山峦和树木在夜色中显得更加清晰。
- 风高怒潮响:风势强劲,潮水汹涌澎湃。
- 苍虬:青色的龙,这里借指狂风。
- 平湖:平静的湖面,可能是钱塘湖。
- 舟摇:小船在波动的水面上摇摆。
- 回首画时:回想起画画的情景。
- 岁月倏已往:时光如白驹过隙一般迅速流逝。
- 山川:山和水,泛指自然景观。
- 阴晴:天气的变化。
- 消长:消减与增长,指事物的变化过程。
- 人:这里指诗人自己。
- 局促:局促不安,形容处境狭窄。
- 倒景:逆旅之意,这里可能是指夜晚的景象。
- 凌烟像:指凌烟阁画像,古代帝王的肖像画像集。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诗中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夜景画面,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首联“吴山面沧江,中秋气飒爽”描写了吴山面对辽阔的钱塘江,中秋之夜的清爽气息。颔联“楼居谪仙后,公退谢尘鞅”则描述了诗人在高楼之上居处,结束了公务之后谢绝俗务的闲适生活。颈联“孤月出海上,高怀一俯仰”展现了一轮孤月从海面上升起,映照出诗人的宽广胸襟。尾联“佳哉高侯画,得意超象罔”赞美了画家的高超技艺,画出的画超越了世俗的界限。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