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子路三叉,居人八九家。
绿分邻寺竹,红出矮墙花。
野老能娱客,山泉自煮茶。
茜裙谁氏子,赤脚髻双丫。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句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句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情感、表现手法,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语言以及诗人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1)
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字词的理解与掌握。这道题目是理解诗句含义的题目,考生要注意结合语境中提到的人物进行思考,答题时关键字的含义。“石子路三叉”,意思是石子铺成的小路有三条岔口。“居人八九家”,意思是居住的人家大约有八九家。“绿分”意思是绿色部分被划分开。“红出”意思是红色花朵盛开。“野老”指山野中的老人。“能娱客”,意思是善于娱乐客人。“赤脚髻双丫”意思是赤脚,头发束成两股辫子。“茜裙”指女子穿着浅紫色裙子。“谁氏子”,是谁的女儿。
【答案】
译文:
石头铺就的小路有三个叉路口,居处约有八九户人家。
翠绿的竹子被划分开,红色的花朵在矮墙旁盛开。
山野中的老人善于娱乐游客,清泉水自煮香茶。
穿着浅紫色裙子的女子是谁的女儿?她赤脚梳着两股辫子的发髻。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农村景色的诗。诗的前两句写山路,后两句写村舍,中间穿插了山村生活的情景,把山村风光写得如画。首句“石子路三叉”,交代了山路曲折,引人入胜。第二句点出村居多而密,表明诗人要进村去游赏,所以用了“居人八九家”。第三句写竹树,第四句写花木,都紧扣着“山行”二字。五、六两句是说山民善于接待游客。最后一句是说村姑美丽可爱,为全诗收笔。此诗写景真切,语言自然,风格清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