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石疏花瘦,临风细叶长。
灵均清梦远,遗佩满沅湘。
注释:
兰:兰花,这里指的是一种花。
并石疏花瘦,临风细叶长:花朵并排生长在石头旁边,显得稀疏而瘦小;随风轻轻摇曳的嫩叶细细长长的,像女子柔美的姿态。
灵均:屈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字灵均。遗佩:指屈原的遗物。遗佩满沅湘:指屈原的遗物遍布于沅江、湘水之间。沅湘:沅水和湘水,都是中国长江的主要支流。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对兰花的描绘,表达了对屈原的怀念之情。
首句“兰”字起兴,点明题旨——兰花。次句写兰花的生长环境,即“并石疏花瘦,临风细叶长”。这两句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兰花的生长状态:它生长在石头上,花朵并排生长在石头旁边,显得稀疏而瘦小;随风轻轻摇曳的嫩叶细细长长的,像女子柔美的姿态。这样的描写既展现了兰花的娇艳美丽,也暗示了诗人对于这种美好景象的欣赏与感慨。
第三句“灵均清梦远”,则转入对屈原的追忆。屈原是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的作品《离骚》等流传千古,影响深远。在这里,诗人以“灵均”暗指屈原,表示他对于这位伟大诗人的敬仰之情。而“清梦远”则表明诗人心中对于屈原的思念之情遥远而深沉,仿佛屈原的灵魂仍在他的梦中游走,给他带来了无尽的思考与感悟。
最后一句“遗佩满沅湘”,则是诗人对于屈原的怀念之情的一种表达。屈原被贬后,曾写下《楚辞》等作品,表达了他对楚国的忠诚与忧国忧民之情。而在沅江、湘水之间,这些作品被人们传颂,成为了人们的宝贵财富。因此,诗人感叹遗物遍布于沅江、湘水之间,以此表达了他对屈原的深切怀念之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抒发,将兰花的美丽、屈原的伟大以及人们对他的怀念之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底和独特的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