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颉四目通神明,制字以来几变更。籀创大篆岂柱史?石鼓有刻非无徵。
骊珠煌煌几千颗,照烛万世开章程。周平东迁帝纽解,甄酆继出加研精。
秦斯学荀儒运阨,独负小篆超焚坑。戈森剑列出华玉,百世是宝堪依凭。
次仲忽挟八分起,喜动吕政消威棱。一朝槛车化鹤去,传闻无乃非人情?
政方鞭戮海宇日,程邈继仲尤知名。六国灭姬旋自灭,人如乱麻死长城。
神工异画先后出,隶法变篆由邈兴。十年覃思非不苦,习趋简便令人轻。
堂堂逵门许叔重,愤悱缺讹复著经。三才万物总蒐讨,一掣屋蔀瞻繁星。
慎于六义功不细,朽骨逮今馀德馨。汉章变草本伯度,波磔与隶犹相仍。
俗书姿媚相扇告,韩论匪激毋深惊。千年阳冰绍斯迹,有茂其实蜚英声。
圭璧煌煌照衰世,白马记与庶子铭。两徐识解更卓特,著书翼慎言庚庚。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愈创作的一首五言诗,全诗共八句,每句七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古书行,赠吴孟思 - 这是诗歌的第一句,表达了赠给吴孟思(即吴昌裔)的意思。”古书行”意味着古代的书籍流传至今,而”赠”则是赠送之意。

苍颉四目通神明,制字以来几变更 - 苍颉是古代的一位圣人,据说他能够创造文字。这句话表达了自从有了文字以来,其形态经历了多次变化。

籀创大篆岂柱史?石鼓有刻非无徵 - 这里提到了大篆,这是一种古老的字体。这句话表示石鼓上的文字证明了古代的历史记载。

骊珠煌煌几千颗,照烛万世开章程 - 骊珠是指珍贵的珍珠,这里比喻文字的价值。这句话表示这些珍贵的文字照亮了历史,为后世提供了指导和规范。

周平东迁帝纽解,甄酆继出加研精 - 这句话描述了周朝东迁后,帝王的思想逐渐清晰,后来的甄酆等人继续深入研究和发展。

秦斯学荀儒运阨,独负小篆超焚坑 - 秦国的荀子等儒家学者推动了书法的发展,尤其是小篆,它超过了被焚烧的坑中的文字。

次仲忽挟八分起,喜动吕政消威棱 - 次仲指的是张旭,他以八分为主要特征的草书风格突然兴起,使得当时的政治人物吕政感到不安。

一朝槛车化鹤去,传闻无乃非人情? - 这句话描述了张旭突然去世的情景,他的离世让人感到惋惜,因为传闻说他是被陷害致死的。

政方鞭戮海宇日,程邈继仲尤知名 - 在这里提到了政治环境的变化。程邈继承了张旭的风格并因此出名。

神工异画先后出,隶法变篆由邈兴 - 这句话强调了书法家们不断创新和发展的重要性,其中隶法变为篆书是由韩愈和张旭等人共同推动的。

十年覃思非不苦,习趋简便令人轻 - 这句话表达了长时间钻研书法的艰苦过程,但为了追求简便易学的目标,人们最终接受了这种简化的方法。

堂堂逵门许叔重,愤悱缺讹复著经 - 这句话中提到了许叔重,他是汉代著名的学者,他的著作在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他强调了学术严谨性的重要性,即使在遇到错误和不足时也要进行修正。

三才万物总蒐讨,一掣屋蔀瞻繁星 - 这句话表达了对万事万物进行全面探索的精神,即使需要面对复杂的问题和困难。

慎于六义功不细,朽骨逮今余德馨 - 这句话强调了谨慎行事的重要性,即使已经过去了很长时间,但其美德仍然值得赞扬。

汉章变草本伯度,波磔与隶犹相仍 - 汉章帝时期,草书得到了发展,虽然与楷书相比有所不同,但依然保留了隶书的特征。

俗书姿媚相扇告,韩论匪激毋深惊 - 这句话批评了一些世俗的书籍过分追求形式美而忽视了内容的实质,同时提醒我们在阅读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千年阳冰绍斯迹,有茂其实蜚英声 - 这里的“阳冰”可能指的是某个特定的字体或风格,它继承了古代书法的传统,并且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圭璧煌煌照衰世,白马记与庶子铭 - 这句话赞美了珍贵的玉器和文献的价值,它们照亮了衰落的时代,并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两徐识解更卓特,著书翼慎言庚庚 - 这句话提到了两位名叫徐的学者,他们有着卓越的见识和理解能力,他们的研究为《说文》的编撰奠定了基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