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头诸孙岂诚痴?飞墨即是苍筠枝。故家乔木尽黄落,此君贞节仍坚持。
向年毗陵为录判,正声早腾青玉案。亲殁天南柩返吴,弃官急归方寸乱。
从兄负土成孤坟,天平山麓黯秋云。哀哀泪滴坟上土,终制北谒天皇君。
一官又赴同安尉,白云黄叶秋无际。道经武夷山下路,遏云棹歌迎鼓枻。
山中徵君峨小冠,能令幽居帝画看?

【注释】

定之:指顾定之,唐人顾况字。县尉:地方官名;古代称知州为太守,其副职为丞,即县尉。

苍筠枝:指松树的枝条。

毗陵:今江苏宜兴西南。

青玉案:古乐府曲名。

天南柩返吴:指南朝梁武帝萧衍死于丹阳宫,其灵柩从建康(今南京)迁回江宁(今南京)时,沿途哀痛哭泣。

方寸乱:心中混乱不安,指丧亲之痛。

毗陵:今江苏宜兴西南。

天平山麓:在宜兴西。

秋云黯:指山色秋空惨淡。

北谒天皇君:指到北方去祭扫先人的坟墓。

一官又赴同安尉:指顾况被贬谪后又被召回任同安县令。

武夷山:在福建武夷山。

遏云棹歌迎鼓枻:指乘船过武夷山时,船上歌声嘹亮,歌声随风飘荡。

山中徵君:指顾况。徵君,征君,即征君先生。

帝画:皇帝的画。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顾况送别友人顾定之而作的一首七绝,全诗四句,每句五言,结构整齐。

第一首写与友人离别的情景和心情。首联起笔就以虎头诸孙自谦,用“飞墨”喻友人才华横溢,用“苍筠枝”比喻朋友坚贞不屈的气节。颔联用“故家乔木”比喻自己的家业,“此君贞节仍坚持”比喻自己的志节。颈联说自己曾为顾氏家族做过录判,现在顾定之不幸去世,自己要弃官返乡,内心十分矛盾。尾联用“一官又赴同安尉”来表示自己虽然暂时离开官场,但还是想回到朝廷中去,并期待有朝一日能为朝廷效力。尾联还用“白云黄叶秋无际”来描绘自己在官场上不得重用的无奈和悲哀之情。第二首写自己被贬后重返朝廷的心情和经历。首联写顾况被贬后重返朝廷的心情,用“向年”一词回忆当年的事情,表达了自己对朝廷的眷恋之情。次联写自己重返朝廷后的所见所闻,用“天南柩返吴”“急归方寸乱”等词语表达了自己对故人去世的悲痛之情和对前途茫然、心绪烦乱的心境。尾联用“道经武夷山下路”“遏云棹歌迎鼓枻”描写自己途经武夷山时的所见所感,表现了自己在仕途上屡遭挫折、失意落魄的苦闷心情。第三首写自己在山中隐居的心情与愿望。首联用“山中徵君峨小冠”来形容自己山中的隐者身份,用“能令幽居帝画看”来说明自己虽已退隐山林,但仍受到帝王的重视和关注。尾联则表达了自己希望在山中隐居的愿望,同时也流露出了对自己身世坎坷、命运多舛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