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家湖光山色楼,登览近在西檐头。朝烟帖水白初散,晴云出坞青相缪。
浪花铄闪上初日,崖气澄横如凛秋。宿草依依仲雍墓,孤帆摇摇范蠡舟。
灵来每见云旗下,物换几番汀草抽?何人孤啸答渔唱?有客五月披羊裘。
主人领客遥指点,童子昔时曾钓游。曳裾王门尘眯目,担簦客乡雪满头。
何如长年老于此?登临笑乐孰与俦?玉关西望不得入,辛苦才封定远侯。
【注释】
湖光山色楼:在杭州西湖孤山的北面,为北宋文学家苏轼建,故又名苏公堤。
顾:看。
帖:贴。
铄:闪光耀眼。
仲雍墓:春秋时越国大夫仲雍之墓。相传吴王阖闾葬父于此。
范蠡舟:春秋时期政治家、军事家范蠡弃官隐居,乘扁舟出走,改名鸱夷子皮,泛海而归,定居于陶(今江西宜春县)。
灵来:指神来。
物换几番:物事改变几回。
披:穿。
曳裾王门:指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卫国拜见卫灵公,但被拒。后用作仕宦不得志的典故。
曳裙:拖着裙子。
担簦:背着行囊。
定远侯:汉代封赏西域都护李广利率军平定匈奴有功,赐爵关内侯,食邑四千户,称为“定远侯”。
【赏析】
本诗作于元符二年(1099)作者谪居黄州时。
首联写景,点明地点与时间,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西湖风光图。
颔联描写日出时分,朝霞映照湖面,水天相接,云气蒸腾的壮观景色。
颈联写诗人登山观览,见阳光从云隙中洒下,照耀在崖壁之上,如同凛冽的秋霜,使人感到清爽而清新。
尾联则写诗人看到仲雍的墓地和范蠡的扁舟,感叹世事沧桑、人事变迁,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无奈之情。
全诗通过描绘西湖风光,抒发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无奈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素养和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