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人家住湘江曲,清夜月明摇佩环。
出门倒拄九节杖,辞家却入三茅山。
开笼放鹤横江去,持钵降龙布雨还。
拟共临风吹铁笛,青松白石往来间。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分析诗中所运用的手法和表现的思想感情即可。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一般来讲,古典诗文的赏析应从题材、体裁、构思、构思技巧等方面入手。

“道人家住湘江曲”,首句点明地点,交代道士居住的地点是湘江边,这是诗人的眼前实景。湘江是长江的一条重要支流,发源于中国湖南省西部的苗岭山脉,流经湖南、广西两省后,注入南海。这里以湘江为背景,勾勒出一幅美丽的画面。

“清夜月明摇佩环”,颔联点明了时间、人物、活动内容。“佩环”指挂在身上作为装饰用的玉器,此处借代佩带的玉饰。“清夜月明”写环境,“摇佩环”写人物的动作,表明此时此地正是明月当空,夜色如水,令人心旷神怡。

“出门倒拄九节杖,辞家却入三茅山”,颈联描写了道士外出时的形象。“九节杖”,相传为仙人所持之杖,上刻有龙凤等图案,用以扶危救难,驱邪避祸。诗人以夸张的手法,把这一细节放大,突出了其形象的特点,使人感到这道士不是凡人而是超凡脱俗、神通广大的仙人。

“开笼放鹤横江去,持钵降龙布雨还”,尾联描绘了道士放飞白鹤、降服恶龙、布施甘霖的神奇本领。“开笼放鹤”一句,用了一个典故,出自《庄子·秋水篇》。庄子在与惠子曰:“吾惊怖其言,犹河汉无极也。”意思是说:他的话像河汉一样无穷无尽。“降龙布雨”出自道教经典《太平经》:“禹乃作天曹,主领天下,令四海平宁,百姓安乐。”

【答案】

示例一: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道人归隐山林、修炼成仙的情景。

示例二:诗中通过描绘道人修炼成仙的过程,表达了作者对道家思想的喜爱之情和追求长生不老的向往。

示例三:诗句中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自然景物赋予了人的情感和行为,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