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径横烟日色微,森森翠竹掩茅扉。
邻翁乞火蒸藜藿,童女临溪洗葛衣。
袅袅柳丝烟外细,青青梅子雨中肥。
老农蛮语留人宿,儿出耕田暮欲归。

【注释】

荒径横烟日色微,森森翠竹掩茅扉。——横:纵横交错。森森:形容茂盛的样子。茅扉:茅草做的门。

邻翁乞火蒸藜藿,童女临溪洗葛衣。袅袅柳丝烟外细,青青梅子雨中肥。——藜藿:指野菜。袅袅:柔软的样子。柳丝:柳条。

老农蛮语留人宿,儿出耕田暮欲归。——蛮语:西南少数民族的语言。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山中行走时所作。前六句描写了山中的景色和生活;后两句写诗人被挽留住宿,并描写了晚归的情景。全诗意境幽静,清新脱俗。

首联“荒径横烟日色微,森森翠竹掩茅扉”,描绘了一幅幽雅宁静的田园山水画卷,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热爱。“荒径”一词用得很妙,既点出了山路的坎坷不平,又突出了道路的荒凉。“横烟”二字则形象地描绘出太阳落山后的朦胧景象,给人以一种朦胧而深远的美感。“森森翠竹掩茅扉”一句,以浓墨重彩勾勒出一幅翠竹掩映着茅草屋顶的农家小院的生动画面,使人感到一种清幽宁静的气息。

颔联“邻翁乞火蒸藜藿,童女临溪洗葛衣”,继续描绘了山中的生活场景。“邻翁”一词让人联想到了邻里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他们之间淳朴、友好的交流方式。“乞火”一词则巧妙地运用了双关语,既可以理解为向别人讨要火种,也可以理解为自己动手生火做饭。这一细节描写不仅增加了诗的趣味性,也体现了诗人对这种简单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颈联“袅袅柳丝烟外细,青青梅子雨中肥”则进一步描绘了山中的景色和物产。“袅袅柳丝”一词形象地描绘出柳树随风摇曳的姿态,给人一种柔美而飘逸的感觉。“青青梅子雨中肥”则让人联想到了春雨绵绵的季节里,梅子成熟的场景,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尾联“老农蛮语留人宿,儿出耕田暮欲归”则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被挽留住宿的情景。“老农”一词让人联想到了辛勤劳作的农民,以及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蛮语”一词则让人想到西南少数民族的语言和文化,以及它们独特的魅力和价值。“儿出耕田暮欲归”一句则展现了农村劳动人民辛勤劳作的场景和生活状态,让人感受到了他们的辛苦付出和收获的喜悦。整首诗以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山中的生活和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同时,诗歌还通过描绘人物和场景,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和社会现实,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