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影相随九节筇,同袍无处觅行踪。
远看天目山中寺,来听石头城里钟。
洗钵泉通陈井水,开窗云度蒋陵松。
忽闻一夜猿啼月,却忆飞来最上峰。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郢的《赠学古澹上人》。下面是对每一联的分析:

第一联:“瘦影相随九节筇,同袍无处觅行踪。”

  • 注释:九节筇,即筇竹,一种竹子,常用来制作拐杖,因其有九个节,故名。
  • 赏析:此句描绘了与友人一同行走在山中,身影被竹杖勾勒出,形象而生动。”同袍”指同行之人,”无处觅行踪”表达了两人在深山中寻觅踪迹、难以找到对方的情形,增添了旅途的艰辛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第二联:“远看天目山中寺,来听石头城里钟。”

  • 注释:天目山,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境内,为天目山风景名胜区的主要景点之一。“石头城”可能是一座位于山顶或高处的城市遗址,古代常有以石为城的传说。钟声通常指寺庙中的钟声,用于警示或礼敬。
  • 赏析:通过观察远处天目山上的寺庙以及听到山下石头城中的钟声,表现了诗人对宗教场所和历史遗迹的敬畏与向往。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第三联:“洗钵泉通陈井水,开窗云度蒋陵松。”

  • 注释:陈井,可能是指某座古井,历史悠久,流传着许多传说故事。蒋陵松,指蒋家岭上的松树,因蒋氏家族而得名。
  • 赏析:这两句描写了诗人所居之地的自然风光,泉水清澈见底,松林苍翠欲滴,给人一种远离尘嚣、返璞归真的感受。同时也反映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第四联:“忽闻一夜猿啼月,却忆飞来最上峰。”

  • 注释:最上峰,指佛教中的最高境界或者最高的山峰。猿啼月,形容猿猴在月夜的啼叫,声音悠扬。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寂静的夜晚突然听到了猿猴的啼叫声,引发了他对于过去与友人共度时光的怀念。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整首诗通过对景色、声音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和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人生经历的回忆和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