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阴门巷掩柴扉,五月江南笋蕨肥。
何处清香来马上,满山开遍野蔷薇。
【注释】
绿阴:指树木茂盛,遮荫成阴。门巷:家门内的小道。柴扉:用柴条编成的门扇。
江南:泛指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笋蕨:即竹笋和蕨菜。
何处:什么地方。清香:这里指蔷薇花的香味。马上:旅途中。
开遍:开放得很普遍。野蔷薇:一种野生的蔷薇花。
【译文】
绿树浓荫掩着小街小巷,五月江南竹笋蕨菜肥美。
从哪里飘来花香扑鼻?满山开满了野蔷薇。
【赏析】
“绿阴门巷掩柴扉”是说诗人在常山县的家门前,有一片郁郁葱葱、遮天蔽日的绿荫,它像一把把大伞遮挡住了通向家门的小道。这是一幅充满生气、恬静优美的画面,表现了诗人对家乡的喜爱之情。“掩柴扉”三字,既点出了地点,又写出了环境的幽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与世无争的心境。“柴扉”,即柴门,用草或树枝编成的简易门,用以象征简朴清贫的生活。
“五月江南笋蕨肥”一句,写到了江南水乡盛产竹子和嫩竹笋的情景,突出了江南的物产丰饶。“笋蕨”指的是竹笋和蕨类植物,是江南一带常见的蔬菜,也是诗人笔下经常吟咏的题材,如《题岳阳楼》中的“凭轩涕泗流”,“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都是以竹笋和蕨菜入诗的佳作。“江南”二字,既是实写江南的自然风光,又含有诗人怀念故乡的感情在内。这两句诗通过对江南物产丰饶的描写,烘托了诗人的愉悦心情。
“何处清香来马上,满山开遍野蔷薇”两句紧承前两句而来,描绘了一幅清新怡人的图画。诗人骑着马走在路上,忽然闻到一股香气扑鼻而来,抬头望去,只见满山遍野都开着野蔷薇花。“何处”二句运用想象,将嗅觉和视觉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一个色彩斑斓、生机盎然的世界。这里的“清香”既是指蔷薇花散发出的阵阵芬芳,也象征着诗人心中的喜悦与兴奋;而“满山开遍”则强调了野蔷薇盛开的景象,使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与生命力。
这首诗通过描绘常山县美丽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物产,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同时,诗人巧妙地运用想象和比喻手法,将嗅觉和视觉相结合,生动地描绘出了一个色彩斑斓、生机盎然的世界。这种独特的艺术手法使得诗歌更加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让人陶醉其中,久久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