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望富春渚,云山纵复横。
野阴低驿树,秋色带州城。
千古共登览,一江空战争。
海门遥见白,应是晚潮生。
【注释】
极目亭:在杭州钱塘江边。南望富春渚,云山纵复横:富春是地名,在今浙江省境内,这里指杭州的西面。云山,山名,位于富春附近。“纵”和“横”,都是形容山势起伏不平的意思。
野阴低驿树,秋色带州城:野阴,指郊野的阴凉处。驿站,古代供传递公文的人休息、住宿的地方。州城,指杭州城。
千古共登览,一江空战争:“登览”,指游山玩水。“一江”,指钱塘江。“空战争”,指没有战争,和平安宁。
海门遥见白,应是晚潮生:海门,即海宁县西南的钱塘江口,俗称硖石港。“见白”,看见潮水上涨。“应是晚潮生”,意思是潮水应该快要涨了。
赏析:
这是一首记游诗。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
第一联“南望富春渚,云山纵复横”。富春是地名,在浙江境内,作者在这里指的是浙江的西部,即钱塘江以西。作者站在亭中远望,只见群山连绵,起伏有致,如波涛汹涌般翻滚,故说“云山纵复横”。
第二联“野阴低驿树,秋色带州城”。这两句描绘了作者在极目亭上看到的景色。野阴低,指郊野的阴凉处。驿树,指驿站边的树木,因为古人出行时经常要在那里歇脚。“州城”,指杭州城。秋天到了,满城的景色都显得那么美丽,仿佛被秋色所包裹。
第三联“千古共登览,一江空战争”。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沧桑的感受。自古以来,无数的英雄豪杰都在这座桥上登上高处,俯瞰着这个大好河山。然而,如今只剩下一座空荡荡的桥梁,再也没有战争的硝烟了。
尾联“海门遥见白,应是晚潮生”。海门是指硖石港,也就是钱塘江口。作者在这看到了远处的潮水正逐渐涌来,白色的海浪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他不禁感叹道:“这应该是晚潮即将到来的信号吧?”
整首诗通过描绘极目亭的景色和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历史的沧桑感和对和平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