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招提二十霜,眼明犹识鲁灵光。
云餐已供伊蒲塞,风铎犹传替戾冈。
新寺金汤龙化远,旧家王谢燕飞忙。
行人指点簪犀地,十里春风土尚香。

【注释】

悟空寺:位于江苏吴兴县的古刹,为唐末五代时吴越武肃王钱俶所建。招提:梵语译音,指佛教寺院。鲁灵光:唐代著名僧人,字元照,俗姓胡,浙江杭州人,曾住苏州灵岩山寺,后迁至湖州乌程县,故称“鲁灵光”。伊蒲塞:即伊水,流经灵岩山,又名苕溪水。替戾冈:地名,在今浙江省杭州市西南,相传是晋代高僧鸠摩罗什(又称鸠摩耶舍多)讲经说法的地方。金汤:指寺庙中的佛塔,用金属铸造,形似古代的铜壶。龙化:指龙王化身成佛的神话。王谢:南朝宋、齐时两大家族。燕子:泛指飞禽。簪犀:用犀角装饰发髻。

【译文】

二十霜天来到悟空寺,虽然年岁已高眼还明。

云餐已供伊蒲塞,风铎犹传替戾冈。

新寺金汤龙化远,旧家王谢燕飞忙。

行人指点簪犀地,十里春风土尚香。

赏析

这首诗作于南宋乾道五年(1169),时诗人赵雄任两浙转运副使。赵雄与苏轼交好,曾向苏轼索求苏轼《送参寥师》诗稿。此诗即为答赠之作。诗题一作《送僧》。

前两句写悟空寺的景色及自己游寺的感受。首句“不到招提二十霜”,表明自己虽来此已二十余年,却仍能识破世间的虚妄,不因岁月的流逝而失去内心的清凉。次句“眼明犹识鲁灵光”一句则写出了悟空寺的幽静之美。鲁灵光是唐代著名的僧人,他的居处名为灵岩禅寺,所以此处借指悟空寺。诗人以“眼明”自赞,表达了对悟空寺的向往和赞赏之情。接下来两句写悟空寺内的景象。“云餐”二句,写悟空寺内的僧侣们在晨钟暮鼓中修行,他们的生活清苦而宁静,但他们的精神却非常高尚。这两句也反映了作者对悟空寺僧侣们生活状态的赞美。第三句“新寺金汤龙化远”,则是对悟空寺历史的评价。“新寺”指的是悟空寺新建的寺庙;“金汤”则是形容寺庙建筑宏伟壮观;“龙化”则是指悟空寺的历史久远,如同神龙一般。最后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对悟空寺的喜爱之情。“旧家王谢燕飞忙”,是对悟空寺旧主人的描述,意指悟空寺曾经是王谢家族的住所,而现在却是燕子忙碌飞舞的地方。“行人指点簪犀地”,“簪犀地”指的是悟空寺所在地的土地,因为土地肥沃而闻名。最后两句则是表达作者对悟空寺的赞美之情。“十里春风土尚香”,意指悟空寺周围的土地肥沃,气候宜人,春风吹过之后,土地仍然散发着芳香。整首诗通过对悟空寺景色及历史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悟空寺的喜爱之情以及对人生真谛的领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