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鲵起淮服,郡邑尽烧残。
兹城独完好,使者一开颜。
省风降文囿,弭节遵曲干。
双池夹行径,累榭在云间。
天远群峰出,地迥沧江还。
霞生射蛟室,雁没逢龙山。
开樽华堂上,命酌頫危阑。
主人送瑶爵,但云嘉会难。
岂为杯酒欢,乐此罢民安。
魄渊无恒彩,清川有急澜。
明晨起骖服,相望阻重关。

安庆郡庠后亭

鲸鲵起淮服,郡邑尽烧残。

兹城独完好,使者一开颜。

注释:鲸鲵起指倭寇侵扰,郡邑尽烧毁,只剩下这座城池完好无损。

译文:
倭寇侵扰淮南,整个郡县都被烧毁,只有这座城池独自保存下来。使者来到这里,看到完好的城池,心情大为高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安庆郡庠后亭时的所见所感。他目睹了倭寇侵扰带来的破坏,但当看到这座城池独自保存下来时,他的心中充满了喜悦和欣慰。这里的“使者”指的是朝廷派遣来的使者,他们来到这个被烧毁的地方,看到了完好的城池,自然会感到高兴。同时,这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和平的渴望和对侵略者的仇恨。

颔联:
省风降文囿,弭节遵曲干。
双池夹行径,累榭在云间。
注释:省风降文囿指皇帝巡视文治之域,弭节遵曲干指天子车驾经过曲折的道路。双池夹行径指两条小溪在路旁相依相偎,累榭在云间意指楼阁高耸入云。

译文:
皇帝视察文治之地,天子车驾经过曲折的道路。双溪相依偎在路旁,高耸入云的楼阁矗立其中。

赏析:
这两句诗描绘了皇帝视察文治之地的场景。皇帝的车驾经过曲折的道路,展现出皇家的尊贵与威严。双溪相依偎在路旁,增添了一份自然的和谐与美感。而高耸入云的楼阁则象征着国家的文化繁荣和人民的精神风貌。整首诗通过对这些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壮丽的画面,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繁荣和文化昌盛的向往和赞美。

颈联:
天远群峰出,地迥沧江还。
霞生射蛟室,雁没逢龙山。
注释:天远群峰出指天空中的山峰清晰可见,地迥沧江还形容远处的江河波涛滚滚。霞生射蛟室指夕阳西下时分射出的余晖如同箭一般直刺蛟室,雁没逢龙山指傍晚时分雁群飞向龙山的情景。

译文:
远远望去,群山如画般清晰可见;江水滔滔不绝,流向远方。夕阳西下时,余晖犹如利箭直射蛟室;傍晚时分,雁群飞向龙山。

赏析:
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壮丽的氛围。首先,“天远群峰出”这句诗通过“天远”二字,将群山勾勒得更加深远、壮观,让人仿佛置身于高山之巅,感受着大自然的壮美与神秘。接着,“地迥沧江还”这句诗则以“地迥”二字,描绘出江水的辽阔与奔流不息的景象,让人感受到江水的奔腾和力量。最后,“霞生射蛟室”这句诗通过“霞生”二字,描绘出夕阳西下的美景,而“射蛟室”一词则巧妙地运用了谐音,既形象地描述了夕阳余晖如同利箭一般直射蛟室的情景,又增添了几分诗意与浪漫。同样地,“雁没逢龙山”这句诗通过“雁没逢”一词,描绘出傍晚时分雁群飞向龙山的壮丽景象。而“逢”字则巧妙地运用了谐音,既形象地描述了雁群在飞行中遇到龙山的情景,又增添了几分诗意与意境。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美态与壮景,更传达了一种宁静、和谐与美好的情感。它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尾联:
开樽华堂上,命酌俯危栏。
主人送瑶爵,但云嘉会难。
岂为杯酒欢,乐此罢民安。
魂魄渊无恒彩,清川有急澜。
明晨起骖服,相望阻重关。
注释:华堂上指华丽的厅堂之上,命酌俯危栏指举杯向栏杆外眺望。主人送瑶爵指主人赠送精美的玉爵,但云嘉会难表示宴会结束后难以长久相聚。岂为杯酒欢指不是仅仅为了饮酒的乐趣而已,乐此罢民安指通过饮酒解除百姓的疾苦。魂魄渊无恒彩指人的精神和思想是不断变化的,清川有急澜指自然界的变化无常,如同清澈的河流中有急流涌动一样。明晨起骖服指明天早上起床准备离去。相望阻重关指离别时只能相望而不能相见。

译文:
我登上华丽堂上的宴席,举起酒杯向着栏杆外眺望。主人送给我精美的玉爵,但我明白这场宴会结束后我们难以长久相聚。难道仅仅是为了一杯杯酒的乐趣,让我们忘却百姓的疾苦?我们的思想和精神是不断变化的,就像那清澈的江河中会有急流涌动一样。明天早上我就要离开这里,与你分别,只能遥遥相望却不能相见了。

赏析:
这首七律通过对宴饮场面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和离别的感慨与思考。首联写筵席之上的欢乐场景,颔联写离别时刻的不舍之情,颈联写时光流逝的感慨,尾联写离别之后的无奈与思念。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同时,它也是一首富有哲理的作品,通过对人生、友情、离别等主题的探讨,展现了作者深刻的思考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