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看冀北马,逸足一展无九州。黄金络头亦不恶,要与八骏追真游。
君看万里鹄,六翮搏清秋。安能只作梁上燕,衔泥附热空啁啾。
吾家刘兄谁与俦,济物不减商川舟。吾家乐弟师前修,慷慨已识元龙楼。
酒酣气张吐奇焰,霹雳堕地腾蛟虬。世间俗事不着眼,况复笔墨镌顽鲰。
南风吹云动高兴,拿舟吸翠滦江头。江头去天才三尺,倾肝露胆皆公侯。
乃知君家富贵本易取,落落不必工雕锼。我穷闭门秋水隈,买田无力耕无牛。
墙根草色上阶绿,雨中破屋枝撑幽。不独人嗟我亦嗟,直以不愧消百忧。
因君作别一大笑,始信寓说未易齐鹏鸠。

杂言送刘乐二公

君看冀北马,逸足一展无九州。黄金络头亦不恶,要与八骏追真游。

君看万里鹄,六翮搏清秋。安能只作梁上燕,衔泥附热空啁啾。

吾家刘兄谁与俦,济物不减商川舟。吾家乐弟师前修,慷慨已识元龙楼。

酒酣气张吐奇焰,霹雳堕地腾蛟虬。世间俗事不着眼,况复笔墨镌顽鲰。

南风吹云动高兴,拿舟吸翠滦江头。江头去天才三尺,倾肝露胆皆公侯。

乃知君家富贵本易取,落落不必工雕锼。我穷闭门秋水隈,买田无力耕无牛。

墙根草色上阶绿,雨中破屋枝撑幽。不独人嗟我亦嗟,直以不愧消百忧。

因君作别一大笑,始信寓说未易齐鹏鸠。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颀所作的五言古诗。全诗共七章,每章四句,通过描写马、鹄、船等事物,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首章“君看冀北马,逸足一展无九州”,开篇即点明了主题——马。马,在古代被视为忠诚的象征,它象征着自由、奔放的精神。诗中的“冀北马”指的是北方的骏马,它们的蹄子如同展开的画卷,没有任何拘束,展现出了无尽的自由和奔放。这既是对马本身的赞美,也是对朋友之间深厚友谊的寓意。

诗人用“黄金络头亦不恶,要与八骏追真游”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马的形象。这里所说的“黄金络头”并非只是装饰品,而是象征着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和真挚交往。他们像八匹骏马一样追求真正的友谊和美好的生活。

诗人并未止步于此,他进一步拓展了话题——“君看万里鹄,六翮搏清秋”。在这里,诗人通过比喻的方式,将人比作大雁,强调了人应该像大雁一样,有远大的志向和坚定的信念,勇于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同时,他也提醒人们不要被眼前的诱惑所迷惑,而是要坚守自己的信仰和追求。

第二章“吾家刘兄谁与俦,济物不减商川舟”,继续延续了前一章的话题。这里的“刘兄”指的是作者的朋友或知己,他有着高尚的品质和卓越的才能。他能够像商川的船只一样,为世人提供帮助和支持,济世救人。这种精神值得人们学习和借鉴。

第三章“吾家乐弟师前修,慷慨已识元龙楼”,则转向了诗人自身。这里所说的“乐弟”指的是诗人的弟弟,他继承了父亲的优秀品质和才华。他不仅能够欣赏到元龙楼的美丽景色,还懂得如何运用这些知识来造福社会。这种精神让人敬佩不已。

第四章“酒酣气张吐奇焰,霹雳堕地腾蛟虬”,进一步描绘了诗人饮酒后的豪气和激情。他仿佛化身为一位英雄,吐出了惊人的火焰,震撼了整个天地。这种力量和勇气正是人们应该追求的。

第五章“世间俗事不着眼,况复笔墨镌顽鲰”,则转向了世俗的纷扰。诗人认为人们应该专注于自己的事情,而不是被外界的琐事所困扰。同时,他也批评了那些只会用笔墨来刻画事物的人,认为他们缺乏真正的智慧和内涵。

第六章“南风吹云动高兴,拿舟吸翠滦江头”,则是描绘了一种宁静而美好的画面。诗人站在江边,感受着春风的吹拂和云彩的变幻,心中充满了愉悦和满足。他还拿起船桨,划动江面,感受着水流带来的清凉和舒适。这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正是人们应该追求的。

尾章“乃知君家富贵本易取,落落不必工雕锼”,则是总结了全诗的主题。这里的“君家富贵”指的是诗人的朋友或知己所拥有的财富和地位。然而,他认为这些富贵并不容易获得,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和代价。因此,他并不羡慕别人拥有这些东西,而是保持自己的谦逊和低调。

最后两句“我穷闭门秋水隈,买田无力耕无牛”,则是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现状的无奈和感慨。他曾经有过雄心壮志,想要改变自己的生活条件和社会地位。然而,现实却给了他当头一棒,让他陷入了困境之中。尽管如此,他并没有放弃希望和信念,而是选择了闭门不出,安心过自己的小日子。同时,他也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尽管自己没有能力购买田地和养牛,但仍然保持着一颗善良和正直的心。

整首诗通过描绘马、鹄、船等事物以及它们所代表的意义和象征,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人生哲理的思考。他鼓励人们追求自由和奔放的精神境界,勇敢面对世俗的纷扰和困难;同时也提醒人们要保持谦逊和低调的态度,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