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国衣冠已变迁,灵光此际独依然。
一身幽蓟三千里,两鬓风霜十九年。
归去午桥非旧日,梦飞秋塞隔遥天。
江南遗老如公少,青史名高万古传。

家则堂大参南归

【注释】:故国(故乡)衣冠(指官员的服饰):已变迁,意指过去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的情况已经不同了。灵光(佛家的“灵光”):佛教认为一切有情众生皆有佛性,此句比喻诗人的才气和才华依然存在。此际(此时此地):指现在。独依然:依然独立。

【赏析】:首句以问语领起,表达了作者对于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第二句通过“灵光此际”这一形象的比喻,强调自己的才华和气质仍然保持,与时代的变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第三句“一身幽蓟三千里”,运用夸张的手法来表达自己身在远方的孤独与辛酸。最后一句“两鬓风霜十九年”,则是用来形容自己历经沧桑的岁月。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深沉,充满了对故乡和过去的怀念之情。

归去午桥非旧日,梦飞秋塞隔遥天。
【注释】:午桥:位于今北京市西城区,唐代著名诗人王之涣曾在此居住过。非旧日:不是昔日的景况或生活。梦飞秋塞隔遥天:梦中飞翔到遥远的边塞之上。秋塞:指边塞地区,秋季时气候寒冷、景色凄凉。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诗人离开午桥后的情景,表达了他对过去美好生活的怀念之情。同时,“梦飞秋塞隔遥天”这一意象也暗示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憧憬。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江南遗老如公少,青史名高万古传。
【注释】:江南遗老:指居住在江南地区的老人。如公少:如同年轻时的你一样。青史名高:指名声显赫、载入史册。万古传:永远流传下去。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江南遗老”和“如公少”的比喻,赞美了他们高尚的品质和卓越的成就。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前辈们的敬仰之情。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但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人文关怀。

译文:
家则堂大参南归 故国衣冠已变迁,灵光此际独依然 身在异乡思故乡,白发苍苍心犹热。
一身幽蓟三千里,两鬓风霜十九年 梦回故地泪纵横,秋风吹过断肠处。
归去午桥非旧日,梦飞秋塞隔遥天 江南遗老如您般,青史留名万人赞。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人张耒的作品,表现了作者对故乡的眷恋以及对逝去岁月的感慨。全诗共五句,每一句都充满了深厚的感情和丰富的意象。首先,作者开篇即表达了对故乡变化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才华和气质依然独立于时代之外。接着,诗人用“一身幽蓟三千里”和“两鬓风霜十九年”等意象,描绘了自己在异乡的生活和经历,以及岁月的无情流逝。最后两句则转向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展望。整首诗既展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情厚意,也表达了对历史和未来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