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得才名重此州,州人共看菊花秋。
从来游刃有馀地,如此佞山能拔不。
前辈风流犹可作,一官岁月不胜遒。
和诗若寄陵阳老,说与平生为道谋。
【注】大卿:张大千。菊存:张大千号菊存。陵阳:地名,在今江苏南通县。
次年,张大千赠给王士祺一首七律,诗中说:“借得才名重此州,州人共看菊花秋。从来游刃有馀地,如此佞山能拔不。前辈风流犹可作,一官岁月不胜遒。”意思是:你以你的才名在这个地方很有声望,人们都在秋天观赏你画的菊(指菊花)。你画画时总是游刃有余,像山中佞石一样可以随意拔出。我虽然不能和你比肩,但作为前辈仍然值得学习。你在这个地方任官时间还不长,但已经写出了不少好的诗篇。这首诗是王士祺应友人之请而作的。他与张大千是同乡和好友,对张大千的才华十分钦佩和尊敬。
赏析:
王士祺是清代著名诗人、书画家。张大千曾于民国十九年(1930)春天到上海拜见王士祺,两人一见如故,相知甚深。这次相聚,王士祺为张大千写了这首送别诗,表达了对他的深厚情谊。
首联:“借得才名重此州,州人共看菊花秋。”这两句的意思是:你以你的才名在这个地方很有声望,人们都在秋天观赏你画的菊(指菊花)。用“借得”二字,表明自己对张大千的仰慕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羡慕之意。张大千不仅在绘画上很有天赋,而且善于画菊,因此他的名字在这个地方就很有声望了。人们都很欣赏他画的菊花,每到秋天都纷纷来观赏。这里用“共看”一词,表明人们对菊花的喜爱程度之高。张大千的画技非常高超,他的画作非常逼真生动,仿佛让人置身于花海之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机。
颔联:“从来游刃有余地,如此佞山能拔不?”这两句的意思是:你画画时总是游刃有余,像山中佞石一样可以随意拔出。用“游刃有余”来形容自己的画画技艺,表现出自己的自信和骄傲。同时,也用“佞山”一词来形容张大千的画技非常高超,如同佞石一般难以拔出。这里的“佞山”是指那些被人们称为“佞石”的石头,它们坚硬无比,难以移动。而张大千却能够轻松地将它们从山中拔出,这足以说明他的画技非常出色。
颈联:“前辈风流犹可作,一官岁月不胜遒。”这两句的意思是:你虽然不能和我比肩,但作为前辈仍然值得学习。你在这个地方任官时间还不长,但已经写出了不少好的诗篇。用“前辈风流”来形容张大千的才华横溢,表现出对他前辈的敬仰之情。同时,也用“不胜遒”来形容自己对诗的热爱和追求。这里的“不胜遒”意味着自己的诗才尚未达到顶峰,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尾联:“和诗若寄陵阳老,说与平生为道谋。”这两句的意思是:如果你要写诗的话,不妨寄给我,让我们一起交流心得和体会。用“说与平生为道谋”来形容自己对诗歌的热爱和追求,表示自己愿意与朋友分享诗歌的乐趣和收获。这里的“陵阳老”是指张大千的父亲,他在年轻时曾经游历过山东诸城一带,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物和遗迹。这里用“说与平生为道谋”来形容自己愿意与朋友分享诗歌的乐趣和收获,表示自己愿意与朋友一起探讨诗歌的奥秘和意义。
整首诗通过对张大千的赞美和怀念之情,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厚情谊和对诗歌艺术的热爱。诗中的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富有诗意,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