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离无状获升堂,旧事惊嗟重永伤。
葛帔令人愧刘峻,鸡群往日见嵇康。
车书混一谁东道,风树凄迷此异方。
文献北来今咫尺,敢从公衮借馀光。
【注释】
支离无状获升堂:形容身体残破,但终于得到提升。支离:形体不全;无状:不整齐貌;获升堂:指被提拔。
旧事惊嗟重永伤:惊嗟:惊叹;重:重复、再。指对过去的事深感痛惜。
葛帔令人愧刘峻:刘峻(约390—418):字孝标,南朝宋诗人。葛帔:葛布制的丧服。刘峻因母亲去世而穿麻衣,以示哀悼,后人因此以“葛帔”代称孝子。
鸡群往日见嵇康:嵇康(224—263):字叔夜,三国魏谯郡阳夏人,著名文学家。嵇康好弹琴,善诗文,其诗清远绝俗,与阮籍、陶渊明并称为“三友”。
车书混一谁东道:车书:古代称全国为“九州”,九州合为一家,就是“一统”;混一:统一的意思;谁东道:谁能够担任这个重任。指谁能够承担起统一国家的重任。
风树凄迷此异方:风树之悲:晋王献之在建邺时,因思念家乡而作《秋风辞》;后来他到江陵,见到故居旁新柳,感慨不已。
文献北来今咫尺,敢从公衮借馀光:文献:指《文选》。《文选》是我国最早一部文学总集。衮:汉成帝的谥号。《汉书·成帝纪》:元延二年,上始称皇帝,定策安国,赏功宗尊。赐曰“永信侯”,位特进,食邑六百户。成帝崩后,王莽摄政。成帝皇后请立前太子兴为皇太孙,王莽不许,乃立哀帝为嗣。王莽败亡,成帝遗诏封莽九世孙王咸为‘崇义侯’。成帝时曾令张霸作《汉官威仪》,班固作《汉官解故》等。公衮:指张霸。余光:余泽,指余恩。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八句。前四句写自己的遭遇,表达了自己对于朝廷的不满和对朝廷的失望之情。中间四句则写自己的身世遭遇,表达了自己对于自己的不满和对朝廷的失望之情。最后两句则是作者对于朝廷的期待和对于朝廷的期许。
首先看第一句:“支离无状获升堂”,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自己的身体残破,但是终于得到了提升,这里表达的是诗人对于自己的不幸命运的无奈和对自己命运的感叹。
然后看第二句:“旧事惊嗟重永伤”,这里的“旧事”指的是诗人过去的遭遇,而“惊嗟”则表示了诗人对于这些往事的震惊和惋惜之情。而“重永伤”则是表示了诗人对于过去的这些往事深深的悲痛和怀念。
再看第三句:“葛帔令人愧刘峻”,这里的“葛帔”是指葛布做的孝服,而“刘峻”则是历史上的一个人物。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因为自己的身体残疾,所以穿着这样的孝服,感到羞愧和惭愧。这是表达诗人对自己身体的无奈和对自己的自责和反思。
接着看第四句:“鸡群往日见嵇康”,“鸡群往日见嵇康”中的“鸡群”则是指一群鸡,而“嵇康”则是历史上的一个著名的文学家。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曾经有一段时间,自己在这群鸡中也曾经出现过,但是现在却已经看不到了。这是表达诗人对自己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的无奈和失落。
然后看第五句:“车书混一谁东道”,这里的“车书”是指天下和国家的统一,而“东道”则是表示了责任和使命。这句诗的意思是说,现在天下和国家正在向着统一的方向前进,那么谁能担此重任呢?这一句则是表达诗人对于天下和国家未来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待的无奈和迷茫。
接下来看第六句:“风树凄迷此异方”,“风树”则是表示了一种凄凉和孤独的景象,而“异方”则是指遥远的他乡。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因为身处异地,所以感到孤单和凄凉。这也是表达诗人对于自己的孤独和无助的无奈和反思。
最后看第七句:“文献北来今咫尺”,这里的“文献”是指《文选》,而“北来”则是表示了距离的拉近和接近。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虽然距离遥远,但是现在已经很近了。这是表达诗人对于自己的期望和对未来的期待的希望和期待。
最后看第八句:“敢从公衮借馀光”,这里的“公衮”是指张霸,而“馀光”则是意味着余辉和余泽。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如果能够得到您的一些教诲和指导的话,那么我也会受益匪浅的。这是表达诗人对于老师的敬仰和对于知识的渴望和追求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