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音我亦恨钟期,闻士谁曾得赵咨。
北海疑乾荐祢墨,东都不采适吴诗。
三秋菊酒同行乐,一路家山各坐驰。
江国相逢送萧瑟,病身无赖倚筇枝。
【注释】
次:跟随。张菊存:名不详,作者的同乡好友。
“知音”三句:钟期,春秋时代晋国乐师,善于识别各种乐器的声音,钟子期死后,伯牙(俞伯牙)摔琴绝弦,终生不再鼓琴以志之。赵咨,战国时赵国的谋士。祢墨,《史记·魏世家》载,魏文侯使田子方与赵人约而战,子方曰:“吾闻田忌将用孙子之法。”即以轻兵败齐军,此指祢衡。吴诗,指《吴歌》。
“北海”五句:指祢衡曾作《渔阳掺》,被曹操所欣赏,后因犯法被杀。乾,刘桢字。东都,洛阳。适,适合,指适宜于自己。
“三秋”四句:言三人在秋天一同饮酒,一路之上各自想念家乡。家山,这里指故乡的山。
“江国”二句:言作者在江边相逢,感到萧瑟凄清,病弱之身无计可施只好倚靠在竹杖上。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词。全词通过送别友人归乡途中所见所感,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他前途的殷切期望。
起句“知音我亦恨钟期”,是说作为知音的我也像钟期一样遗憾,因为听到过许多人才士,但没有一个人真正懂得赏识祢衡。这一句是写自己对知音难寻的感慨。
“闻士谁曾得赵咨”以下八句是说祢衡虽然才华出众,但是命运多舛,终被冤杀。这六句中,前四句写祢衡的才名,以及他的不幸遭遇。第五句是说祢衡曾在北海为刘桢推荐,但后来却被曹操杀害了。第六句写曹操曾想采用祢衡的办法来对付孙权,但最后没有成功。第七、八句写祢衡回到江东之后又被孙策杀害,这两句是对前两句的进一步说明和强调。
“三秋菊酒同行乐,一路家山各坐驰”两句是说三人在秋天一同饮酒,一路之上各自想念家乡。这两句是写他们在离别之际的情景,也是他们友情的一种表现。他们分别之时,都是依依不舍地告别,并各自怀念着对方的家乡。这两句话既写出了他们的离别之情,也写出了他们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江国相逢送萧瑟,病身无赖倚筇枝”,是说作者在江边与友人重逢,感到萧瑟凄冷,病弱之身无计可施只好倚靠在竹杖上。这两句是写他们在分别之后的情景,也是他们友情的一种表现。这两句话既写出了他们的离别之情,也写出了他们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从这两句可以看出作者对朋友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这首词是作者送别友人归乡途中所作。全词通过送别友人归乡途中所见所感,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他前途的殷切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