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仪太史立金銮,宝历新成锦作盘。
天子垂衣朝万国,中郎仗节使三韩。
鲛人夜织机声近,龙女晨游佩影寒。
独捧丝纶渡遥海,远人逾觉圣恩宽。
【注释】
1.李中父:指唐代诗人李中。
2.典簿:掌管典籍,这里指李中父担任的官职。
3.高丽:今朝鲜半岛,古代属中国版图。
4.颁历:颁发历书、日历等。
5.太史立金銮:即在金銮殿上设立太史官。
6.中郎:汉代的一种官名,这里指李中父。
7.鲛人夜织机声近:鲛人(即鲛鱼)夜间织布的声音很响。
8.龙女晨游佩影寒:传说中的龙女早晨游玩,身带佩饰的影子都很寒冷。
9.独捧丝纶渡遥海:只手拿着丝线,越过遥远的大海。
10.远人逾觉圣恩宽:远方的人越发感觉到皇帝的恩情宽大。
【解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即将离开时的不舍与关切之情。首句以“金銮”开篇,描绘了天子威严之象;接着以“太史立金銮”进一步突出天子的权威,而“宝历新成锦作盘”则暗示了朝廷的繁荣昌盛。第二句“天子垂衣朝万国”,描绘了天子临朝听政的情景,展现了国家的繁荣景象。第三句“中郎仗节使三韩”,描绘了中郎官奉命出使朝鲜的场景,展现了国家的威仪和实力。第四句“鲛人夜织机声近”,以鲛人夜晚织布的声音为喻,表现了国家繁荣富强的景象。第五句“龙女晨游佩影寒”,以龙女早晨游玩的身影为喻,表现了国家的繁荣昌盛。第六句“独捧丝纶渡遥海”,以独自捧着丝线过远海为喻,表现了国家的繁荣昌盛。最后一句“远人逾觉圣恩宽”,以远方的人感受到皇帝的恩泽为结,强调了国家的仁政和人民的幸福生活。整首诗通过描绘国家的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兴盛、民族团结和人民幸福等各个方面,展示了唐朝盛世的美好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繁荣昌盛和人民幸福生活的赞美之情。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通过对国家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兴盛、民族团结和人民幸福等方面的描绘,展现了唐朝盛世的美好景象。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国家繁荣昌盛和人民幸福生活的赞美之情。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