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垂拱寿无疆,黄帕奁香出建章。
夜奏玉函丹篆湿,晓投金简石潭凉。
山中云气成龙虎,月底箫声下凤凰。
醮罢神游还碧落,琼浆分赐列仙尝。

天寿节送倪仲恺翰林代祀龙虎山

圣人垂拱寿无疆,黄帕奁香出建章。

夜奏玉函丹篆湿,晓投金简石潭凉。

山中云气成龙虎,月底箫声下凤凰。

醮罢神游还碧落,琼浆分赐列仙尝。

注释:

  1. 圣人垂拱寿无疆:指圣人(皇帝)垂衣拱手,寿禄无穷。
  2. 黄帕奁香出建章:黄色的帕子装在奁里,芳香从建章宫散发出来。
  3. 夜奏玉函丹篆湿:夜晚,奏着玉质的函匣和湿润的丹书。
  4. 晓投金简石潭凉:早晨,投掷金质简牌到石潭上,凉爽宜人。
  5. 山中云气成龙虎:山中的云雾变幻莫测,有时像龙有时像虎。
  6. 月底箫声下凤凰:到了月尾,箫声飘荡而下,像是凤凰降临。
  7. 醮罢神游还碧落:祭祀完毕,神仙们开始遨游,回到了蓝色的天空。
  8. 琼浆分赐列仙尝:将美酒分赠给仙人品尝。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群玉的《天寿节送倪仲恺翰林代祀龙虎山》。全诗以天寿节为背景,描绘了道士祭祀龙虎山的场景。诗人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道教文化的魅力和神秘感。
    首联“圣人垂拱寿无疆,黄帕奁香出建章”描绘了皇帝在皇宫内垂手不动,象征着长寿和永恒。黄帕奁中的香气弥漫出皇宫,给人一种庄重而祥和的感觉。
    颔联“夜奏玉函丹篆湿,晓投金简石潭凉”则描绘了道士在夜晚奏响玉质的盒子和湿润的丹书,以及在早晨投掷金质的简牌到石潭上,给人一种清凉而宁静的感觉。这里的“玉函”、“丹篆”、“金简”、“石潭”都是道教的象征物,体现了道教文化的神秘和威严。
    颈联“山中云气成龙虎,月底箫声下凤凰”则描绘了道士在山中修炼时,云气变幻莫测,有时像龙有时像虎;而到了月尾,箫声飘荡而下,像是凤凰降临。这里的“云气”“箫声”都是道士修炼时的自然现象,体现了道教文化的自然和和谐。
    尾联“醮罢神游还碧落,琼浆分赐列仙尝”则描绘了道士进行祭祀活动后,神仙们开始遨游,回到了蓝色的天空。这里的“碧落”指的是仙境,代表着道教的最高境界。诗人将这种境界比喻为“蓝色的天空”,既形象又富有诗意。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描绘道士祭祀龙虎山的场景,展现了道教文化的神秘和魅力。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手法,通过各种景物来暗示道教的文化内涵,使得整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