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上峰颠塔,秋清曙色开。
凭阑望东北,潮向海门来。
【注释】
八:指宝林寺。
飞来峰:位于浙江绍兴的北山,相传唐代僧人慧理见此山峰奇特,遂建寺以栖,故名。
别峰同禅师:别峰是慧理的号。
【赏析】
写登飞来峰时所感。首句“独上”二字,点明时间、地点和人物,勾勒出诗人独自登上飞来峰的孤独身影。次句写秋日清晨,曙光破晓,飞来峰上景色清新宜人。第三句写远望,凭栏而望东北,只见潮水正汹涌澎湃地奔向海洋。全诗意境开阔,气象恢宏。
独上峰颠塔,秋清曙色开。
凭阑望东北,潮向海门来。
【注释】
八:指宝林寺。
飞来峰:位于浙江绍兴的北山,相传唐代僧人慧理见此山峰奇特,遂建寺以栖,故名。
别峰同禅师:别峰是慧理的号。
【赏析】
写登飞来峰时所感。首句“独上”二字,点明时间、地点和人物,勾勒出诗人独自登上飞来峰的孤独身影。次句写秋日清晨,曙光破晓,飞来峰上景色清新宜人。第三句写远望,凭栏而望东北,只见潮水正汹涌澎湃地奔向海洋。全诗意境开阔,气象恢宏。
《赤城》 先世居此好山中,每爱此山名。 日出红霞飞,绿树摇春风。 万丈红光映碧空,白云缭绕如仙境。 牛羊归栏静,微灯掩松门。 野老颇留客,农事闲时聚。 倾筐出山果,浊酒聊以娱。 移樽对金阙,灵宫郁然立。 安得吹箫人,乘鸾月中还? 译文: 我祖辈一直生活在这片美丽的山林之中,我非常喜爱这座山。每当看到朝阳从山顶升起,红霞满天,绿树摇曳在微风中,仿佛置身于人间仙境。夕阳西下
译文: 夕阳映照的边塞,显得一片暗淡, 道路多分岔,苍茫辽阔。 荒烟淡淡,暮色苍苍,高台独立, 矗立在天地之间。 啊!李陵将军,你在战场上力战 陷入敌军的围困。 难道你没有思念故乡和国家吗? 难道不应该奋不顾身,回来归顺? 汉朝少恩寡信,竟使臣节受损。 我愧对李将军,死得其所,永为后人悲叹。 千百年来抚摩着李陵台的遗迹,我凭高远望,心潮澎湃,遐思无限。 掀起衣襟眺望四周,只见茫茫白云飘飞。
诗句: ``` 峥嵘龙门峡,旷古称险绝。 疏凿非禹功,开辟自天设。 联冈疑路断,峭壁忽中裂。 云蒸雨气暝,石触水声咽。 羸骖涉沟涧,执辔屡愁蹶。 忆昔两羝羊,忿斗蛟龙穴。 暴雨忽倾注,淫潦怒奔决。 人马多漂流,车轴尽摧折。 我行愁阴霾,惨惨情不悦。 日落樵唱来,三叹肠内热。 ``` 译文: ``` 巍峨的龙门峡谷,自古以来被誉为险峻无比。 开凿并非大禹之功,而是自然形成的天然奇观。
【注释】 1.饮马:把马喂饱。 2.长城下:指燕京(今北京)以北的长城沿线地区。 3.绝漠:极远的沙漠。 4.枪竿岭:山名,在今河北昌黎县西北。 5.冈岑(cén):山势险峻。岧峣(táo qiáo):高耸。 6.崩崖断车辙:山崩石裂,车辙中断。 7.层梯入云霄(xiāo):形容山峰层层叠叠,直插云霄。 8.幽龛(kān):深穴。 9.微径:细小的山路。纡(yū):弯曲。 10.木末:树梢上。
【注释】 停骖:停下车来。眺,远望。独石:一块大石。当广路:在宽阔的大路上。峨峨龙君祠:指高大的庙宇。殿屋隐朝雾:殿阁的房屋隐没在薄雾中。前山:指前面那座山。过微雨:刚下过小雨。暝色起高树:夜幕降临时,树林里升起了淡淡的烟雾。溪湾:水边弯处。夕溜清:傍晚的水面上漂着清澈的水。岩窦:山岩中的洞穴。寒云聚:冷云聚集在一起。东园有陵寝:墓地在东方的花园里。龙虎蔚盘据:像龙虎一样盘踞在那里。行人下马过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龙虎台是古代的一个地名,位于今天的北京市昌平区境内。此诗是王昌龄游览龙虎台时所作。 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注释: 1. 晨登龙虎台,停骖望居庸。 - 龙虎台:古代地名,位于今天北京市昌平区。 - 骖(cān):古代四匹马并驾一辆车,骖指的是其中的两匹马。 - 居庸:山名,位于今北京西北郊,是古代长城的一个重要关口。 - 译文:清晨登上龙虎台,停下车来眺望居庸山
【注释】 1. 居庸关:古称蓟门,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境内的军都山南麓。 2. 青冥:指高远的天空。 3. 峭绝:形容地势陡峭险峻。 4. 龙虎踞:指山脉盘曲,如龙似虎。 5. 岑巘互回伏:山峰重叠,相互依伏。 6. 重关设天险:关口重重,地势险峻。 7. 王气:指帝王之气。 8. 舆坤轴:与地轴相接。 9. 皇灵:指皇帝。 10. 轨躅:同“规辙”,指道路、方向。 11. 崎岖:形容山路崎岖不平。
檐子洼 朝发牛群头,夕憩檐子洼。 高秋得清旷,野蔓多幽花。 黄云翳日脚,草色浮天涯。 山荒树寂寞,寒陂落昏鸦。 颇喜盗贼清,塞田尽禾麻。 至今将军垒,日落闻清笳。 我生久羁旅,崎岖涉风沙。 天寒道路远,曛黑投山家。 译文: 早上从牛群旁边出发,晚上在檐子洼休息。 高秋时节,这里空气清新、景色开阔,野地上生长着许多幽静的花朵。 黄云遮蔽了太阳,使大地显得更加寒冷,草地上的颜色像天空一样无边无际。
【注】仙人酿松华:用松花酿酒。中夜酌:深夜喝酒。微风树间来,细雨镫前落:微风拂动树木,雨点落下在灯笼前。清诗忆弥明,高兴怀康乐:清丽的诗句想起弥明,快乐的心情怀念康乐。移尊过西轩:把酒杯移到西边的厅堂。匡坐听笙鹤:坐着听着吹笙和鹤的叫声。 这首诗是作者与友人一起饮酒赏月,抒发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 【赏析】 首联开门见山,直抒己志。 “仙人酿松华,留客中夜酌”,诗人以酒会友,畅饮至深夜
【解析】 此诗首联点明时令,秋高风急,夜阑人静;颔联写诗人的孤寂处境和内心感受;颈联抒写诗人的思亲之情;尾联抒发诗人对人生际遇的感慨。全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耐人品味。 【答案】 微灯耿空斋。惊:惊动。袭:掠过。虚幔:空帷子。微灯:微弱的灯火。耿(gěng):明亮的样子。空斋:空无人影的书房。恻恻候蛩语,摵摵婴中怀。蟋蟀声凄切,触动了诗人心中的哀愁。摵摵:蟋蟀的声音。婴:环绕。中怀:内心深处
【注释】 千仞:极高。琅琊石:指山,即会稽的天柱山,又名天台山。飞来峰:在天台县城东北20公里处,相传为佛像从海上飘来。镇越州:使浙东地区免受战祸。江波:指瀑布水声。浮动:指瀑布飞流直下。白云留:指瀑布水流被山挡住而回旋。 【赏析】 这首诗写天台飞来峰,以瀑布为题,用拟人化手法描绘瀑布奔泻如雷的景象。 “千仞琅琊石,飞来镇越州。”首句写飞来峰高峻雄伟,气势磅礴,像千年古松矗立于天台山中
【注释】 张员外:指张光弼,唐代诗人。奉杨公之命函香浦陀洛伽山瑞相示现使节,今还。辄:就;遂。长:长律,即长歌行体诗。四章:一首八句为一章的诗歌,这里指四章。少寓饯忱:略表心意,饯行。少,稍微,略微。 【赏析】 此诗是送别张光弼的赠答之作。首联点出张光弼与杨公有缘,他早建功名,并传为神仙;颔联写张光弼在海上随船过洋,其诗句也随同过海;颈联写夜晚汲月于澄潭、清晨登高磐石的逸趣
张员外光弼,字明远,吴县人。奉杨公之命函香浦陀洛伽山瑞相示现使节今还辄成长律四章少寓饯忱 江左长城有铁星,赤心忧国祷沧溟。 经翻海藏函犹湿,兵洗天河刃不腥。 屡出赐金分将帅,终图全璧奉朝廷。 幕中司马才无敌,执笔磨崖早勒铭。 注释: 张员外,即张光弼,字明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他曾经奉杨公之命前往香浦陀洛伽山,展示神佛的瑞相,并作为使者返回。因此,这里写了他的奉使事迹,并表示了对他的敬意。
【注释】 宝林:梵文“三摩耶”音译,即佛性或佛心。八咏:即指唐代诗人贾岛的《题大禹寺义公塔》诗中“古迹今人共话之”句,后被选为《全唐诗》中的第一首诗,后人以“宝林八咏”来指称贾岛的诗作。 峰同禅师:法名慧宗,俗姓王,浙江慈溪人。公元872年(唐元和七年)生于一贫苦农家。14岁时因家贫而投寺院为僧,得戒后曾游历四方,但终未出家,在家乡建了一座精舍,取名“宝林”。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飞来峰的一次写景。诗人通过描绘山峰、溪水和山僧等元素,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铁钵溪头洗”一句,描绘了一幅清新脱俗的画面。这里的铁钵是指寺庙里的僧人用的铁钵,溪头则是水流汇聚的地方。诗人在这里形象地描绘出铁钵被溪水冲刷的情景,给人以清凉之感。 “冰花六月寒”一句,则是对天气寒冷的描述。这里的“六月”指的是农历六月,而“冰花”则是指冰雪覆盖的景象
【注释】 1. 宝林八咏:指唐代僧人灵彻所作的八首诗,其中《飞来峰》是一首描写杭州灵隐寺飞来峰的五言绝句。 2. 别峰同禅师:指灵彻禅师。 3. 飞来峰:又名灵鹫峰,在浙江省杭州市灵隐寺山麓,为西湖十景之一。 4. 锡杖(xì zhàng):佛教中僧徒所执的一种木制手杖。 5. 虚空:佛经中常称佛性为“真空”,此处比喻虚空。 6. 灵泉:指天然形成的泉水。 7. 流菜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