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翠凝寒不受埃,断崖千尺拥崔嵬。
老僧倚树惊猿去,童子扫阶知客来。
石径晴因松露湿,茶烟远趁竹风回。
禅家也办吟边料,不种闲花只种梅。

【解析】

本诗写栖真院的景色。首联“空翠凝寒不受埃,断崖千尺拥崔嵬”,以空翠、寒、埃、崔嵬等意象,描绘了一幅幽静清寂的画面,表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颔联“老僧倚树惊猿去,童子扫阶知客来”。此联通过描写老僧、童子的活动,展现了栖真院的恬静、闲适。

颈联“石径晴因松露湿,茶烟远趁竹风回”,此联描绘了栖真院内的环境,表现了作者与世隔绝的心境。

尾联“禅家也办吟边料,不种闲花只种梅。”最后两句是说:我在这里修道,虽然不像禅宗高僧那样超脱尘世,但我也要像他们一样,在山林中吟咏诗句,不种闲花只种梅。这两句表明了诗人对佛理的理解。

【答案】

指苍翠的山色;凝,凝聚;寒不受埃,意思是空翠凝聚在寒气中而不被尘埃所侵染;②崔嵬,形容山高;③栖真院,指隐士居住的地方;④吟,即诗歌创作;⑤禅家,指禅宗僧人;⑥吟边料,指佛教的教义和修行的方法;⑦闲花,指世俗的花,此处借代世俗生活。赏析: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深山中的居所——栖真院的所见所感。首联“空翠凝寒不受埃,断崖千尺拥崔嵬”,以“空翠”、“寒”、“埃”等意象,勾画出一幅幽静清寂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颔联“老僧倚树惊猿去,童子扫阶知客来”通过描写老僧、童子的活动,展现了栖真院的恬静、闲适。颈联“石径晴因松露湿,茶烟远趁竹风回”描绘了栖真院内的环境,表现了诗人与世隔绝的心境。尾联“禅家也办吟边料,不种闲花只种梅”最后两句是说:我在这里修道,虽然不像禅宗高僧那样超脱尘世,但我也要像他们一样,在山林中吟咏诗句,不种闲花只种梅。这两句表明了诗人对佛理的理解。全诗语言平实自然,清新淡雅,意境深远,给人以宁静致远之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