倦童呼不诺,久客坐长叹。
野色归烟暝,秋声入雨寒。
阅人江树老,经火路牌残。
近郭鱼羹饭,招呼作晚餐。

【注释】

倦童:形容诗人疲惫的样子。不诺:不愿意答应。久客:长时间在外作客的人。坐长叹:坐在长椅上叹息。归烟暝:傍晚的烟雾笼罩着山色,天色渐暗。秋声入雨寒:秋天的萧瑟之声融入雨中,让人感到寒冷。阅人江树老:看着江边树木逐渐变得苍老。经火路牌残:经过火灾后的路标已破损不堪。近郭鱼羹饭:附近的村庄里,有鱼汤做晚餐的地方。招呼作晚餐:被邀请去吃晚饭。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乡村景色图。全诗以“晚憩”为线索,通过诗人的所见所闻所感,展现了一幅宁静、和谐、美丽的乡村画面,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和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

首句“倦童呼不诺”,描写了一位疲倦的儿童在呼唤时得不到回应的情景。这里的“倦童”形象地描绘了诗人自己或他人劳累归来时的疲倦状态。“呼不诺”则反映了人们在劳作后的无奈与疲惫。这两句通过对儿童和成年人的不同状态进行对比和描绘,突出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平和。

第二句“久客坐长叹”,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因长期在外作客而产生的思乡之情。诗人在长时间的旅途中,经历了许多艰难险阻,因此产生了深深的思乡之愁。这里的“久客”指的是长时间在外作客的人,而“坐长叹”则体现了他们内心的无奈和痛苦。这两句通过诗人的内心独白,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压力。

第三句“野色归烟暝,秋声入雨寒”,描绘了夜晚降临后,大自然的景象变得更加幽静和美丽。这里的“野色”指的是乡村的原野景色,而“归烟暝”则描绘了傍晚时分的烟雾笼罩着山色,天色渐渐暗淡下来。“秋声入雨寒”则表现了秋天的凉爽气息与细雨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凄美而又宁静的氛围。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乡村夜晚的美丽与宁静。

第四句“阅人江树老,经火路牌残”,进一步描绘了乡村生活中的艰辛与困苦。这里的“江树老”指的是江边的树木逐渐变得苍老,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艰辛;“经火路牌残”则描绘了曾经热闹繁华的道路如今只剩下破损不全的路牌,暗示着历史的变迁和乡村的衰落。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社会现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感慨与思考。

最后两句“近郭鱼羹饭,招呼作晚餐”,回到了诗歌的主题,描绘了诗人在乡村中受到热情款待的场景。这里的“近郭”指的是附近的村庄,而“鱼羹饭”则是一种简单而美味的菜肴,常常用来招待客人。“招呼作晚餐”则表达了诗人被热情款待并邀请享用晚餐的温馨场景。这两句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细节描写,展现了乡村生活的亲切与温暖。

整首诗通过对乡村景色、人物情感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和谐、美丽的乡村画卷。它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同时,这首诗也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值得我们深入品味和欣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