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尽孤峰瘦,家贫老梦寒。
春鞭双影动,岁节五更残。
努力三餐饭,滋身九转丹。
时危从道丧,不敢弃儒冠。

诗句解析

1 雪尽孤峰瘦:描绘了一幅冬日的景象,白雪覆盖的山峰显得格外清瘦。这里用“雪尽”形容冬季的结束,而“孤峰瘦”则形象地描绘了山峰因积雪而显得更加孤独和清瘦。

  1. 家贫老梦寒:表达了诗人因为贫穷而感到寒冷和孤独的情感。这里的“家贫”指的是经济上的贫困,而“老梦寒”则传达出诗人对于过去岁月的回忆和对现实的无奈感受。
  2. 春鞭双影动:春天的到来使鞭子的影子也变得生动起来。这里的“春鞭”可能是指春日里的农具或者象征着春天的到来,而“双影动”则描绘了春天带来的生机和活力。
  3. 岁节五更残:岁末时节,五更时分(即夜半时分)的残破景象。这里的“岁节”指的是一年的结束,而“五更残”则描绘了夜晚时分的残存和即将消逝的意境。
  4. 努力三餐饭,滋身九转丹:描述了诗人为了生活而努力工作,每天吃三餐以维持生计。这里的“九转丹”可能是一种比喻,指代诗人的努力和付出能够像炼丹一样,转化为身体所需的养分和力量。
  5. 时危从道丧:形势危险之际,放弃正道而选择其他途径。这里的“时危”指的是国家或社会面临危机的时刻,而“从道丧”则意味着在这种时刻选择了错误的道路。
  6. 不敢弃儒冠:尽管形势危险,但诗人仍坚守自己的信仰和理想,不愿意放弃儒家的帽子,即儒生的身份和理念。这里的“儒冠”指的是代表儒生身份的标志或象征。

译文

雪已消融孤峰消瘦,家境贫寒老梦凄凉。
春天的鞭影摇曳生姿,年关五更时分残阳斜照。
努力劳作只为三餐之食,滋养身体如九转神丹。
国家危急之时放弃正道,不敢舍弃儒者之冠冕。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人物情感,表达了诗人在艰难环境下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首句“雪尽孤峰瘦”描绘了冬天的景色,并通过“家贫”引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接着两句通过“春鞭双影动”和“岁节五更残”,展现了春天到来和新一天开始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时光易逝和生命的短暂。最后两句“努力三餐饭,滋身九转丹”和“时危从道丧”,表达了诗人为生活而奋斗的坚韧不拔,以及在困难时期仍坚持自己信仰的决心。整体上,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想,展现了诗人在逆境中保持坚韧和信仰的精神风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