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无长物只遗编,直当山翁负郭田。
累世相传俱扫地,斯文忽丧岂非天。
不归老子茶肠里,知堕谁家酱瓿边。
我固道穷书更厄,西风危涕倍潸然。

【注释】

楼:指藏书之所。故书:旧书籍。连:全部。被:遭受,承受。尽:都。遗编:遗留下来的书简。负郭田:背有四畔的田地。山翁:山野老农。累世:几代,历代。俱:都。斯文:这里指文化、学术。道:指做官的道路,也借指学问或才能。茶肠:茶饭。知堕:知道。谁家:哪里。酱瓿边:指书已毁坏,放在坛中作调料。我固道穷书更厄:我本来就在仕途上无路可走,书籍更是遭受厄运。西风:秋风。危涕:悲泣不止。潸然:流泪的样子。

【赏析】

此诗是诗人于乾元二年(759)流寓秦州时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诗人因避乱而隐居山林,生活清苦,却仍念念不忘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这首诗就是他晚年所作,表现了他对国事的忧虑之情及对文化事业的关怀。

首联“楼中故书连被兵尽亡去”二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沦亡的无限悲痛和对文化事业遭到毁灭的深深忧虑。诗人说:“楼中的旧书全部都遭受战火而全都被毁掉了。”这两句看似平淡浅显,却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内容。“连被兵尽”表明战争之残酷,“尽亡去”则表示损失的惨重。诗人以“连被”二字,把战争破坏力之大形象地表现出来,令人惊心动魄,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国家的忧虑之情。

颔联“楼无长物只遗编,直当山翁负郭田”,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国事的忧虑。诗人说:“这座楼里没有什么东西,只剩下些书简而已,这就好像那山野老农背着四畔的田一样。”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的手法,既写出了楼的简陋与山野老农所居的简朴相仿,又暗含出诗人对那些只顾自己而不顾百姓死活的军阀官僚的强烈不满。

颈联“累世相传俱扫地,斯文忽丧岂非天。”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文化事业的忧思。诗人说:“几代人都将文化事业丢弃了,现在竟然如此悲惨,难道不是天灾吗?”这里的“累世相传”指的是历朝历代都重视文化事业,然而却“俱扫地”,即都被抛弃了,“斯文”在这里指的是文化事业,“斯文”的丧失,无疑是一种悲剧。尾联“不归老子茶肠里,知堕谁家酱瓿边”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文化事业的担忧。“我本来就在仕途上无路可走,书籍更是遭受厄运”,诗人感叹自己在政治前途上已经没有希望了,而那些文化典籍却在乱世中毁于一旦。“我固道穷书更厄”,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于当时政治局势的失望以及自身处境的无奈。

尾联“西风危涕倍潸然”,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文化事业的忧虑之情。这里的“西风”,既指秋风,也暗示着诗人的凄凉境遇;“潸然”,眼泪流了下来。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处境的感慨,也体现了他对国家和民族文化事业命运的担忧。

这首诗是诗人在流寓秦州时期所作,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民族文化事业的深深忧虑和担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