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车山重牛难挽,五花嘶出长春苑。
太官供顿宴骊山,三郎沉醉归来晚。
酩酊马上扶者谁,秀眉照眼两国姨。
红香把臂手亦软,三马相倚不敢驰。
黄门拥道尽端美,锦衫绣帽春风起。
解酲尚恐需馀尊,捧把玉卮行复止。
最后一马寿王妃,鸾扇夹侍双琼姬。
酣酣嘿嘿意自远,恨不醑我渔阳儿。
图陈无逸今安有,却作醉徒供画手。
昭陵百战大山河,凉州几瓮葡萄酒。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描绘了一幅明皇醉归图,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物的情感。
我们来看第一句:“金车山重牛难挽,五花嘶出长春苑。”这里的“金车”指的是皇帝的车驾,“山重”表示山路崎岖,难以驾驭,“牛难挽”则暗示了路途的艰难。而“五花”则是指马,因为马在古代常用“花”来称呼,如宝马、花骢等。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皇帝驾临长安,群臣迎接的场景。
接着看第二句:“太官供顿宴骊山,三郎沉醉归来晚。”这里“太官”指的是皇宫中的大官,负责为皇帝准备膳食。“三郎”可能指的是皇帝的三个儿子或宠臣。“沉醉归来晚”则描绘了皇帝饮酒过量,醉醺醺地回到宫殿的情景。
然后是第三句:“酩酊马上扶者谁,秀眉照眼两国姨。”这里“酩酊”表示喝得烂醉如泥,“马上扶者”指的是扶着皇上的人,可能是太监或宫女。“两国姨”则暗示了这两位宫女的身份地位较高,可能是皇帝的妃子或嫔妃。这两句诗描绘了皇帝酒后被宫女扶着回宫的画面。
接下来是第四句:“红香把臂手亦软,三马相倚不敢驰。”这里的“红香”指的是宫女身上的香料,“手亦软”则形容宫女的手柔软如丝。“三马相倚不敢驰”则描绘了这三匹马相互依靠着,不敢跑得太快的情景。这两句诗描绘了宫女们陪伴皇帝的场景。
第五句:“黄门拥道尽端美,锦衫绣帽春风起。”这里的“黄门”指的是宫中的门卫,“尽端美”则形容他们打扮得十分美丽,“锦衫绣帽”则描绘了他们的华丽服饰。“春风起”则描绘了春风吹拂的景象。这两句诗描绘了宫女们在宫廷中的美丽形象。
第六句:“解酲尚恐需馀尊,捧把玉卮行复止。”这里的“解酲”指的是解除酒后的头痛,“馀尊”则指的是剩余的酒杯。“玉卮”则是精美的酒杯。这两句诗描绘了宫女们担心皇帝酒后头痛,小心翼翼地为他倒酒的情景。
第七句:“最后一马寿王妃,鸾扇夹侍双琼姬。”这里的“最后一马”可能指的是皇后的马车,“寿王妃”则暗示了皇后的身份高贵。“鸾扇夹侍双琼姬”则描绘了皇后身边的宫女们侍奉她的场景。这两句诗描绘了皇后与宫女们之间的亲密关系。
第八句:“酣酣嘿嘿意自远,恨不醑我渔阳儿。”这里的“酣酣嘿嘿”形容皇帝醉酒的样子,而“渔阳儿”则可能指的是渔阳的少年,渔阳是唐代一个地名,也用来形容年轻俊俏的人。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皇帝醉态的羡慕之情。
第九句:“图陈无逸今安有,却作醉徒供画手。”这里的“图陈无逸”可能指的是绘画作品上的描绘,而“无逸”则暗示了皇帝的行为放纵。“却作醉徒供画手”则描绘了皇帝成为了艺术家们的题材,被画入画卷之中。
第十句:“昭陵百战大山河,凉州几瓮葡萄酒。”这里的“昭陵”可能指的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而“凉州”则是指唐朝的一个边境城市。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唐朝辉煌历史的回忆和赞美。
最后一句:“图陈无逸今安有,却作醉徒供画手。”这里的“无逸”可能是诗人对自己的处境的感叹,而“却作醉徒供画手”则意味着诗人虽然身处逆境,但仍然保持着自己的风格,不被外界所改变。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坚持和自信。
整首诗通过对明皇醉归图的描绘,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生活风貌和人物情感,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未来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