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相对说蚕丛,蒿稆堪嗟满故宫。
忽见画图如雪外,不知身世此山中。
馀生才寓一稊米,独往殊欣六尺篷。
寄得诗来何处觅,南湖蒲稗没凫翁。
和善之寄游何道二山 其二
两人相对说蚕丛,蒿稆堪嗟满故宫。
忽见画图如雪外,不知身世此山中。
馀生才寓一稊米,独往殊欣六尺篷。
寄得诗来何处觅,南湖蒲稗没凫翁。
注释:和善之游寄何路?在峨眉山的二座山峰上。两人面对面地交谈着。他们谈论的是蚕丛国的事,而蒿草却布满了宫室。忽然间,他们在一幅画里看见了自己,原来他们身处的这座山就是画中的雪山。然而,他们却不知道,自己的生命就在这雪山中。他们的生命就像一粒微不足道的小米一样渺小,但他们却独自享受着这六尺长的篷船的快乐。当他们收到友人寄来的诗句时,他们却不知道该到什么地方去寻找。最后他们只能找到南湖里的蒲菜和稗草,而那凫翁(指张志和)已经不在人世了。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对峨眉山美景的赞美,同时也是他内心情感的一种宣泄。他用“和善之寄游何道”作为开头,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期待。他希望他们能够在峨眉山上找到一个可以寄托感情的地方。接着,他描述了他们在山上的生活,以及他们对生活的感慨。他的感慨是深深的,因为他意识到自己的生命就像一粒微不足道的小米一样渺小。然后,他又用“独往殊欣六尺篷”来表达他对于独自生活的喜爱。他认为只有自己才能享受到这种快乐。最后,他用“寄得诗来何处觅”,表达了他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他不知道该到哪里去寻找自己的诗友,只能在南湖里寻找蒲菜和稗草。而那凫翁(指张志和)已经不在人世了。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抒发诗人对峨眉山美景的赞美和对自己生活感受的抒发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