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卿寒夜弹玉琴,冻云妒月波澄阴。
海上神峰削幽翠,十二楼前玉妃坠。
湘娥素女相对泣,翠竹苍梧泪痕湿。
幽兰不香蕙花死,千愁万怨青枫里。
风敲叶脱雨如啸,百鸟喧啾孤凤叫。
老龙吐珠赤洒洒,山鬼摇𣟴走堂下。
徐卿徐卿且停手,呼儿割鸡酌春酒。
曲高调古人不识,侧耳西楼咽筝笛。
【解析】
此诗首句点明“琴”字,颔联描绘徐卿弹玉琴的情景,颈联写琴声的感染力,尾联写琴声对环境的反衬。
【答案】
译文:
寒夜徐卿弹玉琴,冻云妒月波澄阴。
海上神峰削幽翠,十二楼前玉妃坠。
湘娥素女相对泣,翠竹苍梧泪痕湿。
幽兰不香蕙花死,千愁万怨青枫里。
风敲叶脱雨如啸,百鸟喧啾孤凤叫。
老龙吐珠赤洒洒,山鬼摇𣟴走堂下。
停手徐卿且停手,呼儿割鸡酌春酒。
曲高调古人不识,侧耳西楼咽筝笛。
赏析:
这是一首题咏琴曲的五言律诗。诗人以“徐卿”自指,在诗中表现了他对琴音的热爱和向往。全诗四联,每联八句,共四百八十个字,结构匀称,音节和谐,是一首很优秀的古体诗。
首联“徐卿寒夜弹玉琴”,点明“琴”字,表明作者要吟咏的是徐卿弹琴这一名闻遐迩的琴曲。“徐卿”即南朝梁徐勉(560—593),字仲先,吴郡吴人,南齐尚书右仆射徐之才之子,梁代文学家,有《周易》、《老子》注等。《隋书·经籍志》著录《徐勉集》。其诗风格清丽、平易。“寒夜”二字烘托出诗人深夜独坐时的心境,也暗点出诗人要吟咏的内容。“玉琴”,指用玉石制成的琴。“冻云”“月波”,形容夜色之深。这两句写徐卿弹奏琴曲时,四周的景色都被笼罩在一片寂静中,只有他那优美的琴声在夜空中回荡,使整个天地都沉浸在一种静寂之中。
颔联“海上神峰削翠”,“十二楼前玉妃坠”。诗人通过描写琴曲所演奏的乐曲内容,来表达诗人对音乐的感受。“海上神峰”是指琴曲中所描绘的仙境中的神山。“十二楼前玉妃坠”则是指琴曲中所描绘的仙女坠落于十二层宫殿之前的情形。“玉妃坠”一词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述了仙女坠落于宫阙之前的情境。这两句诗通过对琴曲内容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琴曲所演奏的乐曲内容的深刻理解。
颈联“湘娥素女相对泣,翠竹苍梧泪痕湿”,诗人通过对湘娥和素女的形象描写,来表达诗人对琴曲的情感。“湘娥”指的是湘江女神,传说中为舜帝的妻子;“素女”则是传说中尧帝的女儿。她们都是古代传说中的美女,她们的美丽和善良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在这琴曲中,她们却成为了悲伤和哀痛的代表。“翠竹苍梧泪痕湿”这句诗则进一步描绘了湘娥和素女哭泣的场景,她们的眼泪滴落在翠竹和苍梧之上,使得这些原本美丽的景物也变得凄凉起来。这两句诗通过对湘娥和素女的描写,以及泪水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琴曲所表达的情感的共鸣。
尾联“幽兰不香蕙花死,千愁万怨青枫里”,诗人通过描写琴曲的内容,来表达诗人对琴曲所表达的愁苦情感。“幽兰”指的是一种生长在幽静之处的兰花,它虽然美丽但并不芳香;“蕙花”则是一种香气浓郁的花卉,它的花朵虽然美丽但却很容易凋谢死亡。这两个词语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忧愁和痛苦。同时,诗人还提到了“青枫里”,青枫是一种特殊的植物,它的树叶呈青绿色,常常在秋天落叶,给人一种凄清的感觉。这里用来比喻诗人内心的忧愁和痛苦如同青枫一样深沉而又无法摆脱。这两句诗通过对琴曲内容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琴曲所表达的愁苦情感的理解和共鸣。
最后一句“风敲叶脱雨如啸,百鸟喧啾孤凤叫”,诗人通过对风雨的描写,来表达诗人对琴曲所表达的情感的共鸣。“风敲叶脱”是指风吹过叶子时发出的声音,它听起来像是在嘲笑着什么;“雨如啸”则是将雨声比作一种啸叫声,它听起来就像是在怒吼着什么。这两句诗通过对风雨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琴曲所表达的情感的共鸣。同时,诗人还提到了“百鸟喧啾孤凤叫”,百鸟喧啾是指各种鸟鸣声此起彼伏,显得热闹非凡;而孤凤叫则是指一只凤凰独自鸣叫的声音,它听起来就像是在孤独地感叹着什么。这两句诗通过对百鸟的描写和凤凰的独鸣声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琴曲所表达的情感的共鸣。
全诗以琴曲为题材,通过对琴曲内容的描写和对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音乐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感悟。诗人通过对琴曲内容的细腻描绘和对情感的真挚表达,展现了他深厚的艺术造诣和独特的审美情趣。同时,诗人还将琴曲与自己的生活体验相联系,通过对琴曲的理解和感受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这种将个人情感与音乐相融合的表达方式,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更加深刻的内涵和更加丰富的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