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笑儒衣世法疏,穷愁何日得伸舒。
一从挟策来燕地,几拟陈情乞鉴湖。
风雨凄凄鸿雁瘦,雪霜凛凛鹡鸰孤。
湘江楼上无憀甚,不见吴山似画图。

诗句与译文

自笑儒衣世法疏,穷愁何日得伸舒。
一从挟策来燕地,几拟陈情乞鉴湖。
风雨凄凄鸿雁瘦,雪霜凛凛鹡鸰孤。
湘江楼上无憀甚,不见吴山似画图。

注释

  • “自笑儒衣世法疏”:自嘲儒者身着的服饰(儒衣)不符合世间的规则或道理,感到疏远、不适用。
  • “穷愁何日得伸舒”:表达长时间处于困境和忧愁中,不知道何时能摆脱这种状态。
  • “一从挟策来燕地”:自从带着书卷来到北京(燕地)。
  • “几拟陈情乞鉴湖”:多次尝试向皇帝陈述己见以求得赏识。
  • “风雨凄凄鸿雁瘦”:形容天气恶劣,如同鸿雁在风雨中消瘦般凄凉。
  • “雪霜凛凛鹡鸰孤”:形容冬天的景色,如鹡鸰鸟在严寒中的孤独。
  • “湘江楼上无憀甚,不见吴山似画图”:在湘江边的楼台上感到十分无聊,远眺不到的吴山仿佛一副美丽的画卷。

赏析

汪元量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了其内心的苦闷和对现实的不满。首句“自笑儒衣世法疏”,通过自嘲的方式展示了自己虽然穿着儒服却无法融入世俗的态度。接下来“穷愁何日得伸舒”进一步表达了他长时间处于贫困和忧愁之中,不知如何解脱的无奈。

诗中还提到了“一从挟策来燕地”,“几拟陈情乞鉴湖”,这两句透露出他怀才不遇,渴望得到重用的心境。同时,通过描绘“风雨凄凄鸿雁瘦,雪霜凛凛鹡鸰孤”等景象,诗人传达了对自然和生活的冷漠态度,以及内心深处的孤独感和无助感。

结尾处“湘江楼上无憀甚,不见吴山似画图”,则以湘江楼上的无聊和远处吴山的美丽形成了鲜明对比,表达了对现状的失望和对未来的迷茫。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深刻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