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日与君别,重逢未有期。
衰年行欲尽,近事或难知。
浩荡风云会,萧条草木悲。
三吴多俊杰,试与问安危。
此日与君别,重逢未有期。 赏析:
诗人在送别友人后,感慨时光飞逝,两人的重逢似乎已经遥遥无期。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生的旅途也似乎走到了尽头,而关于近事的了解却变得模糊不清。在这浩荡的风云变幻中,他感受到了世界的萧条和草木的凄凉。三吴(今江苏、浙江一带)有许多杰出的人才,诗人希望他们能够相互询问安危。
此日与君别,重逢未有期。
衰年行欲尽,近事或难知。
浩荡风云会,萧条草木悲。
三吴多俊杰,试与问安危。
此日与君别,重逢未有期。 赏析:
诗人在送别友人后,感慨时光飞逝,两人的重逢似乎已经遥遥无期。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生的旅途也似乎走到了尽头,而关于近事的了解却变得模糊不清。在这浩荡的风云变幻中,他感受到了世界的萧条和草木的凄凉。三吴(今江苏、浙江一带)有许多杰出的人才,诗人希望他们能够相互询问安危。
探春慢 和心渊己巳元夕韵 细草粘冰,疏林补雪,衰翁未觉春暖。 曝背低檐,燎衣破灶,谁识舞台歌馆。 乐事如今懒。 谢邻伴、东招西唤。 何消看试华灯,月光今夕团圆。 念昔繁华帝里,侍凤辇夜游,棚晓人散。 迓鼓方催,韵箫正美,忽被西风吹断。 簌簌梅花落,忍听得、一声羌管。 怀古伤情,泪痕湿,春衫短。 【注释】: 1. 探春慢:词牌名。2. 细草粘冰:细小的草被冰封住了。3. 疏林补雪
翻译: 题宋学古,九天玄女自言其师钟尧臣从襄城柳下老翁处得到传授。 天之九数,积阳为数,为何由九天玄女所教? 广陵亦是英勇将帅,但此术却使人迷惑,一用即错。 此术固然荒唐,然而此遇却是稀奇,值得珍惜。 珍重柳下老翁,他的仙居隐士之身未可知。 解释: - 诗中提及九天玄女,九天,指天上的九层;玄女,古代传说中的女性神明。九天玄女,可能是一个神祗或仙人,她以九天为家
【注释】 赠笔生:指赠笔人。笔,即文房四宝中的笔。杨日新:作者的朋友。“雪屋夜明寒”:指冬夜寒冷,但有雪屋的灯光。雪屋,用雪覆盖的屋子,比喻穷困潦倒。“引纸一长吁”:因贫穷而叹息。引纸,即卷轴、卷子,指书信。“贫无食肉相”:没有吃肉的钱来招待宾客。“颇悔身业儒”:对所学知识感到惭愧,觉得没有用处。“晨出生谒入,被褐而长须”:早晨起床去拜访客人,身穿粗布衣服却留长胡须。被褐,即穿破衣。长须
满江红 赠歌者 儿女多情,颇自恨、风云气少。 春梦里、莺啼燕语,瞥然惊觉。 寸寸凌波莲步稳,弯弯拭黛山眉峭。 似红云、一朵罩江梅,天然好。 舞腰细,歌喉巧。 锦茵退,梁尘绕。 更盈盈笑靥,樱唇红小。 金盏爱从心里换,玉山偏向怀中倒。 奈刘郎、前度看桃花,如今老。 注释:儿女多情,很自然地感到自己缺少像风和云一样的气势(意指抱负或才能)。在春天的梦境里,莺歌燕语,忽然惊醒,心中怅然若失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要点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赏析”,然后浏览全诗,抓住诗句中主要表现的内容,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中的重点字词加以解释,最后对所给诗句进行简要的解说和分析即可。 “君家汴水阳,吊古游秣陵。秦淮映江月,历代几废兴。”首联“君家汴水阳,吊古游秣陵”交代了刘宗道是汴州人,来金陵游玩。“汴水”指黄河,“汴”即汴梁;“阳”指东面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柳永的《减字木兰花·即席赠歌者夏奴》。 【译文】: 香肌玉润,在花前忽然听到黄莺的歌声。 移步金莲,轻转清眸踏起舞筵。 为娇无力,蜀锦缠头拚百尺。 安处奴乡,且住容山过夏凉。 【注释】: 1. 香肌玉润:形容肌肤如美玉般滋润,芳香扑鼻。 2. 流莺韵:指黄莺清脆悦耳的歌唱声。 3. 移步金莲:指轻盈地转动脚步。 4. 斜转清眸:斜着眼睛,表示妩媚。 5. 蜀锦缠头
【译文】 在双桧堂深处,想起过去那清风吹拂的日子。才过了半载,政声已经传播开来,人们都感到高兴。在鞠草圜门那里,没有纠纷和诉讼,在棠田舍下,留下了人们的爱意。如今问起循吏,有多少人?你是最突出的。明理而宽恕,廉洁而坚定。官位很容易升迁,而自身却难以退隐。苦于簿书事务的烦琐,以及米盐等琐碎事情。雁鹜自怜,群聚成队,龙猪不计子时聚会。望着美人,又向碧云西望,徒增感慨。 【赏析】 此词为送别词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名为《赠柯山夏梅月》,全诗如下: 五星配五行,占法具春秋。 参以四暗耀,不知始所由。 经纬十二辰,一国系一州。 三河即豫地,系宋复系周。 晋自居太原,卫本都帝丘。 借问益与并,古有二国不。 三晋俱属冀,韩卫不见收。 尝以扣日者,不语辄掉头。 渠未通古今,敢问儒者流。 气化互生克,躔度有迟留。 因之别贵贱,庶人与王侯。 既云命在天,何以身不修。 经籍古格言,较此殊不侔
注释: 减字木兰花慢 和心渊春雪词:这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词,词人以“减字木兰花”为名,寓意着对春天的喜爱。 怪东风太早:感叹春风来得太早了。 未灯夕放琼花:没有等到天黑,就放起了琼花(指烟花)。 是何处瑶姬:是哪里的仙女在欣赏这美景呢? 来看玉树,光彩交加:仙女们来到玉树前,欣赏它光彩交加的美丽景象。 野人但知三白:只知道有三样东西值得高兴,分别是:酒、茶、水。 喜新年、天意荐休嘉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概括中心思想,并结合重点诗句进行分析。 本词上片写一位佳人,其姿容秀美,仪态万方。“双鬟耸翠”,以美人的发髻为喻,形容她头戴金簪的发髻高耸如山。“低护金莲裙窣地”,写她的裙裾拖地,低垂而柔婉。下片描写这位佳人的歌声,以及她面对景致时的豪迈情怀和不羁之态。“歌声梁绕”句
【注释】 江城少公事:江城的幕府里很少有公事。 幕府得诗人:在幕府中结识了一位诗人。 乍见颜如旧,相思意转亲:一见面就感到你像过去一样。因为彼此的思念感情更亲近了。 不堪时事改,赢得鬓毛新:不堪忍受国家形势的变化,以致连头发也变白了。 后夜孤舟别,西风漾月轮:一个晚上,我送你到江边,乘着小船分别。西风拂过,月亮升起,水面上荡漾起波纹。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写诗人在送别友人周子华南归时所感。
注释: 南楚离骚国,清风澧有兰。——在南方楚国的土地上,有一种被称为“离骚”的兰花。 相从泮水乐,独棹一江寒。——和我一起来到泮水边,享受着那里的欢乐;独自驾舟行于江上,感受着寒冷的气息。 远地重逢少,新知欲别难。——与老朋友分别总是让人感到难过。 高平读书室,好为扫荒残。——在高平的读书室里,我会努力扫除那些废弃的杂物。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通过描写离别的场景和心情
【注释】 送广平孙教授:这是一首送别诗,写友人即将离任,作者临别赠言。 1. 广平河水北:广平县位于黄河以北,所以称为“河”,水是“河”的修饰词;北,方位词,指北方,也就是黄河以北的地方。 2. 古暨浙江南:古暨,指古暨国(今山东省肥城市),浙江,泛指南方。 3. 音邮阔:音,指书信往来;邮,指传递消息、文书等的信鸽或驿站;阔,宽阔,距离远。 4. 三年官况谙:三年,指三年任内的时间
【注释】 ①阅世:经历世事。沧江:沧洲,泛指长江。②几:几乎、将近。③云泥:比喻地位悬殊。④车笠:以车载物,用斗笠遮雨,形容贫贱。交情:交往之谊。⑤西兴渡:地名。⑥古粤城:泛指广东地区。⑦寄声卖樵叟:托付卖柴人给樵夫捎话。⑧莫羡:不要羡慕。 【赏析】 此诗作于公元834年(唐宪宗元和九年)春,当时作者任夔州司户参军。这首诗写诗人送友人归越地时所作。 首联“阅世沧江上,柴门几送迎”
送长芦穆生归乡来别 闻君返桑梓,老我屏丘樊。 命驾轻千里,临岐赠一言。 为山方进篑,有水必观澜。 颜孟千年在,遗经得尽翻。 注释: 1. 闻君返桑梓:听说你回到故乡。2. 老我屏丘樊:让我退隐在丘樊之间。3. 命驾:驾车出行。4. 临岐:来到岔路口。5. 为山方进篑:像堆积土山一样逐渐增高的山。6. 有水必观澜:看到大水必定要观看。7. 颜孟:指孔子、孟子,春秋时期著名的大儒。8. 遗经
诗句解释与赏析 1. 龚黄吁已远,循吏舍公谁。 - 关键词:龚黄、循吏、舍公(指舍弃自己) - 注释:龚黄是唐代的一位名臣,其忠诚和正直为后人所敬仰。这里的“龚黄”可能指的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标准或是理想中的政治官员形象。“循吏”则是指那些遵循传统道德和法律的官员。这句诗表达了对那些放弃个人私欲,坚持原则和职责的官员的尊敬。 - 分析:诗人通过对比龚黄的理想和政治上的成功人士(如循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