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望悠悠音信少,空房念远心常早。
流萤煜煜夜稍清,寒雁嗈嗈寒已到。
细丝清水练方新,在椸半湿日中明。
隔篱翁媪寐不熟,月落尚闻砧杵声。
将军锦帐环歌舞,百战尚迟归寸土。
老农肩米肉成疮,思妇裁衣泪如雨。

译文:

北望远方,音信稀少,空房之中思念之情早早地萌生。

夜晚萤火虫在闪烁,夜色渐清,寒风已至。细丝清水练方新,晾挂在架上半湿润,在阳光下闪闪发光。隔着篱笆的老人家睡得不熟,月光落下时还能听到杵臼的声音。

将军们围着绣帐,歌舞声不断,但百战过后仍迟迟不归,只留下一寸土地未得。

老农肩上扛着米和肉,伤口累累,思妇裁衣流泪如雨。

注释:

  1. 捣衣曲:一种古代诗歌形式,常用于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与期盼。
  2. 北望悠悠音信少:指作者向北远望,希望能得到家人的书信,了解家人的生活情况。
  3. 流萤煜煜夜稍清:形容夜晚萤火虫闪烁,为夜晚增添了几分明亮和美丽。
  4. 寒雁嗈嗈寒已到:描述寒冷的冬季,大雁飞过,发出沙沙的声音,表明天气已变冷。
  5. 细丝清水练方新:细丝制成的白色绢布刚洗过,还带着淡淡的水汽。
  6. 在椸半湿日中明:放在架子上的白绢布半湿,在阳光下显得特别明亮。
  7. 隔篱翁媪寐不熟:隔篱的老夫妇因思念家人而难以入睡。
  8. 月落尚闻砧杵声:月亮落下时,还能听到远处传来的舂米声和捣衣声(杵是捶布的工具)。
  9. 将军锦帐环歌舞:将军们在华丽的帐篷里举行歌舞活动,享受着胜利的喜悦。
  10. 老农肩米肉成疮:老农因为肩扛重物导致肩膀受伤,甚至长出了疮。
  11. 思妇裁衣泪如雨:思妇因思念丈夫而哭泣,泪水如同雨水一般流淌不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乡村图景。从北望无信的家书,到夜深人静时分的孤寂;从寒风中的劳作场景,到月光下的思妇之痛,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普通人的生活状态与情感变化展现得淋漓尽致。诗中不仅反映了战争与和平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更表达了人们对于和平、安定生活的渴望。这种深刻的社会关怀与人文精神,使得这首诗不仅是一首美丽的田园诗歌,更是一部富有哲理的现实主义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